■ 记者 左文东
从一个怀揣梦想一无所有的打工仔,到一个崭露头角拥有100多名工人的企业带头人;从一个只有中学文凭的毛头小子,到一个敢于创新,追求进步的业界精英,平凡的于德兵用20多年的坎坷经历成就了非凡的事业,实现了人生的价值,诠释出一段白手起家的创业传奇。“梅花香自苦寒来”,于德兵所走过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相反,他的创业历程充满了荆棘,但他凭着顽强的拼搏精神、坚忍不拔的毅力,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打造出发挥自身价值的事业平台。
1992年中学毕业的于德兵,面对一贫如洗的家境和父母无奈的目光,他做出了人生中的第一个重大决定:放弃学业。将来的日子是在家务农,还是外出闯天下?他可没有时间思考,生活的第一要务是填饱肚子。为此,他在村私人企业加工鞭炮,闲暇之时,走村串巷卖冰棍。工作一年后,他决意告别父母,外出打工,第一站是无锡市天奇有限公司。刚工作的他非常勤快,经常加班加点,为的是多一点收入。工作之余,他勤奋学习,无论在哪个岗位,他都随身携带着一个笔记本、一把卷尺和一个相机,还自费购买了电脑。他的勤奋和敬业赢得企业老板的认可与员工们的好评。不到两年,他就从公司小组长提升为部门经理。
2004年,有点资金积累的他决定回家乡创业,家里人听说他要回来,都劝他要慎重。但对家乡充满眷恋的于德兵可不这样想,金湖这方水土养育了自己,自己应该为家乡发展尽微薄之力。当年10月份,在金湖开发区投资20万元的江苏创业物流装备有限公司成立了,主要生产汽车的悬链、板链、摩擦线等,产品主要销售到安徽蒙城江淮汽车有限公司和悦达汽车公司。他深知创业不容易,每天忙到深夜后,还要安排第二天的生产计划,处理客户订单。为了节省开支,他自己开车送货,当搬运工。尽管创业的道路充满艰辛,但他一直坚持“做生意先要学会做人”,朋友、客户有困难找他,他都从不推辞。有客户来谈项目,他便按照市价公开成本、利润,让客户自己拍板。正因如此,他的企业生意越来越红火,2009年,公司实现年销售4600万元。
于德兵的企业红火了,但他想进一步做大做强,可受土地的制约,他又一次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面临是留还是走的抉择。偶尔在一次举办的同乡联谊会上,家乡的领导得知这一情况,便主动邀请他到家乡镇工业集中区观摩,宣传返乡创业的好政策,可以提供他进一步发展的空间。于德兵听后喜出望外,2013年12月份,他的江苏堃阳自动化企业在家乡镇工业集中区落户,共投资1.28亿元,新建厂房1万多平方米,吸纳当地100多名劳动力就业。企业主要生产汽车传输设备,产品主要销往长城汽车、徐工集团、三一重工、江淮汽车、山推工程机械等知名企业。在于德兵的不断努力下,2016年,承接订单1.89亿元,当年实现开票销售5150万元,税收266万,新增厂房面积5270平方。成功申报了“市工程中心”、“市技术中心”和“市名牌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企业的软实力大幅提升。目前企业带动当地就业179人,全部签订劳动合同缴纳五险。
面对未来,于德兵告诉记者:“今天取得的成绩,只是明天事业的一个基点。下一步计划与德国杜尔公司合作,为企业拓展更大的发展空间,带动更多的乡亲就业致富。”
(责任编辑:凌薇)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0517网”的作品均为本网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