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网

包 容 天 下 崛 起 江 淮
— 淮 安 地 方 门 户 —

刘老庄乡打通法规宣传“最后一公里”

 

  ■ 王从芳 徐祗鑫

  淮阴区老庄乡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创新宣传形式,走进群众身边,宣传法律法规,在全乡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普法课堂

  ——“讲”法

  该乡在中小学开设了法治课堂,采取主题班会的形式,由派出所干警、司法所所长、乡妇联主席为中小学生开设交通安全、未成年人保护、女童保护等方面的专题讲座,课间讲法,课外互动,让中小学生在轻松娱乐的氛围中接受法治教育。还组织大学生村官组成法治宣讲团,到各村宣讲法律法规。全乡十一个村(场),安排了十一名大学生村官和年轻公务员,做到每村一名,他们利用党群议事会、村支两委会的时机,对村民和党员干部开展普法宣传,让基层干部都能做到遵纪守法、依法办事。

  文艺宣传队

  ——“唱”法

  该乡还将法律法规的宣传融入文艺宣传队的演出中,通过群众自编自演的曲目,用身边人身边事来开展法治宣传。郑河村文艺宣传队已开展演出两场,其中《有钱就是妈》、《婆媳大战》两个小品,讲述本村婆媳两因财务纠纷引起婆媳不和,经法律服务所工作人员调解,婆媳和解,用本村真人真事来教育子女孝敬老人,倡导和谐向上的民风和家风。

  墙体彩绘

  ——“画”法

  在南营村民俗文化园的红瓦白墙间,一幅幅色彩靓丽的彩绘格外吸引人。该乡在园内共绘制了2D、3D的彩绘五百余平方米,内容包含动物王国、民俗文化、法治宣传等,法治宣传中有交通安全、遵纪守法等的宣传,把法治宣传通过图画的形式进行展示,融入百姓的生活,让知识层次较低的普通百姓也能够从朴实简单的画面中学习法律法规,让法治宣传更亲民,也在周边营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浓厚氛围。

  巡回仲裁庭

  ——“观”法

  该乡积极创新矛盾调解模式,建成苏北第一家乡镇巡回仲裁庭,这也是省仲裁院在乡镇设立仲裁庭的试点项目。周边乡镇的案件可以到巡回仲裁庭来开庭,不仅可以缩短当事人诉讼距离,在开庭过程中通过组织周边群众、企业负责人、人大代表等进行旁听,一方面用最直观的形式向群众普法法律知识,另一方面也用更新颖的方式来调解基层矛盾,将矛盾化解在基层,目前巡回仲裁庭已开庭四次,受到了周边群众的好评。

  法治文化长廊

  ——“看”法

  在夹树村金色家园小区内,新建的法治文化广场已初见规模,蓝色的天幕下长131米的法治文化长廊回廊曲折,层层屋瓦叠叠重檐,红褐色彰显了一种尊严与厚重。长廊内即将展示的是夹树村村史、防盗窃、禁毒、交通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彩画。年关将至,又是盗窃多发时候,村内的法治大喇叭不间断的播放普法知识,让群众加强防范。

  乡综治办还组织老区红马甲法治志愿者走上街头、走进学校、走进企业,通过发放宣传单、开展检查等方式进行法治宣传,用更接地气的形式打通法规宣传的“最后一公里”,让法律法规走进老区的千家万户。

(责任编辑:凌薇)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0517网”的作品均为本网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分享:

评论专区

文明上网,理性回复!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