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文龙 赵长顺
本报讯 近年来,淮安区以创建“现代民政示范区”为抓手,聚焦民生重点,落实保障措施,许多民生指标达到或超过了现代民政指标,民生保障线的刻度接连上升,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
基本民生保障无缝对接。全区低保户、五保户、城镇“三无”、孤儿等各类人员的保障标准,每年适时提标,应保尽保。从去年7月1日起,城、乡低保标准已分别由520元/人/月提高至550元、由400元/人/月提高至460元。城乡标准增长率分别为5.77%和15%,城乡标准之比为1.19:1,补差金额增长率分别为11.45%和12.07%,均达到了现代民政指标要求。农村五保从去年7月1日起,分散供养由每人每年6672元提高到7300元,集中供养由每人每年7472元提高到8100元。残疾人两项补贴的标准得到了及时提高,残疾人的生活补贴按照城乡低保新标准全部补助到位;重度残疾人的护理补贴,城乡一级护理由每月160元、110元分别提高到170元、130元,城乡二级护理由每月120元、80元分别提高到140元、110元。全区有16253人符合残疾人两项补贴条件。孤儿养育标准在机构养育的由每人每月1930元提高到2000元,分散养育的由每人每月1178元提高到1350元。监护人缺失儿童由每人每月940元提高到1080元。
社会救助精准及时。目前,全区社会救助工作形成了较为健全的核查、督查、调查、信访办理等体系。医疗救助力度不断加大。对农村低保、五保、孤儿、重点优抚对象等四种对象参加合作医疗保险由政府买单。城乡大病医疗救助信息结算平台“一站式”救助制度不断完善,在平台得到及时救助的对象达80%。去年来,城乡居民大病医疗救助共救助11738人次,救助金额1902.88万元;救助流浪乞讨及过境受困人员514人次,发放救助款84万元;救助精神病患者180人次,救助金额27万元。临时救助新出台了实施细则,对有临时性困难的特困户、低保户、五保户、双下岗职工等进行临时性救助。去年来,共救助2714人次,救助金额204.8万元。开展了“慈善暖冬行”活动和以助医为重点的“六大慈善救助”行动,去年共救助大病患者1900户,救助金额达700余万元。
(下转C2版)
(责任编辑:凌薇)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0517网”的作品均为本网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