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网

包 容 天 下 崛 起 江 淮
— 淮 安 地 方 门 户 —

助农增收 精准脱贫

 

  ■ 通讯员 侍农 记者 宋莹莹

  2017年,市农委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和要求,精心组织,积极开展阳光扶贫工作,多次深入帮扶村——涟水县南集镇朱陈村入户走访,召开座谈会,了解村情民意,共商发展大计。市农委落实帮扶项目10多个,争取投入资金总额2280万元,自有资金投入近30万元,项目资金2251.5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超20万元,实现脱贫增收

  突出高效项目帮扶

  促进农业特色产业发展

  为解决朱陈村集体经济增收及低收入农户脱贫问题,市农委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多次到村调研,商讨村级发展大计,结合该村实际,帮助引进投资主体,南集镇采用飞地政策,在南集镇现代农业示范园南侧建设瓜蒌种植园,在2016年争取财政补助资金50万元、种植瓜蒌200亩的基础上,2017年,市农委加大扶持力度,再次争取财政扶持资金100万元,新发展瓜蒌面积近800亩,累计种植面积近1000亩。目前,瓜蒌园已全部建成,每年可为村集体经济增收10万多元,带动300多户低收入农户就业。

  突出园区项目帮扶

  提升农业整体发展水平

  为帮助南集农业产业园区做大做强,带动当地农业经济发展,市农委帮助该镇争取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项目资金1000万元,目前资金已下达,正在建设中。主要围绕地域特色、生态安全农产品生产,突出农林牧渔结合、种养加一体、一二三产融合的发展理念,以科技示范园区农业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依据,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形成优质稻米全产业链生产区、生态健康养殖科技示范区、精品园艺瓜果展示区、特粮特经多元多熟高效种植区和产业支撑服务区五大核心区,构建三产融合发展、资源循环利用、业态丰富多样、服务支撑有力的农业产业发展新格局,促进农业产业提升级,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

  突出粮食项目帮扶

  促进优质稻米基地建设

  市农委争取水稻和饲草轮作示范推广项目总投资41.8万元,建设项目示范区775亩,种植饲草大麦,提早水稻茬口,推广优质水稻品种,每亩可增效400元以上。通过水稻和饲草轮作示范项目推广,可带动周边群众种饲草、绿肥,调整水稻种植茬口,减少化学肥料和化学农药的用量,提高土壤蓄水能力,有利于提高肥、水利用和抗旱保墒,改善农田生态环境,减少农药污染,提高水稻品质,促进农业增效。市农委帮助实施耕地质量提升工程,争取项目资金12万元,建设核心区面积2400亩以上;帮助争取小麦绿色高产高效创建示范片项目,获省级财政资金30万元。

  突出绿化项目帮扶

  提升农民幸福指数

  为做优村庄绿化,提升农民幸福指数,市农委帮助朱陈村争取省级绿化示范村项目,目前省级财政补助资金15万元省级项目资金已下达,主要开展村庄道路、宅旁绿化和公共绿地的建设,造林后进行抚育管护,提高造林成活率、林木保存率和林木生长率,推进村庄绿化美化,提高农村整体绿化水平,增加村庄的绿化覆盖率,改善农村居民的生产、生活环境,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最大化。

  积极协助争取农业全产业链项目项目,总投资149万元,市财政投资60万元,县乡财政投资89万元,重点加强排水工程、景观绿化、景观廊道等内容建设,建成后,可带动当地劳动力就业30人,每年每人可增加收入上万元。开拓旅游业市场并结合美丽乡村的打造,乡村旅游开展以后,可促进当地农户增收。

(责任编辑:凌薇)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0517网”的作品均为本网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分享:

评论专区

文明上网,理性回复!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