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网

包 容 天 下 崛 起 江 淮
— 淮 安 地 方 门 户 —

文化下乡也要有精准思维

 

  □ 杨结宝

  眼下,各地正在利用农闲时节,广泛开展送文化下乡活动。

  可是,有的地方文化下乡没有下到点子上,群众从中受益很少,用他们的话说,“下乡没有下到底”。

  文化下乡,也要有精准思维。坚持把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如何、农民文化生活过得怎样、文化下乡何时送好,文化产品该送些什么……这些都要搞清楚、弄明白,这样才能有的放矢,才能把文化下乡这一利民惠民的好事办到群众的心坎上。

  文化下乡没有下到底,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建立群众文化需求反馈机制。通过“自下而上、以需定供”良性互动,把“遥控器”交到群众手中,老百姓按自己的口味“点菜”,政府只需“按单送餐”就行了,这样的文化供给才能合群众的胃口。当前,群众对文化的需求日益强烈,呈现出多层次、多方面、多样化的特点,这就需要及时全面深入地进行了解,大数据调查无疑能够实现这一要求,使文化供给能够跟上群众文化需求的脚步。

  文化下乡搭的是台,要把戏一直唱下去,还得靠群众自己。在发挥好乡镇文化站前沿阵地作用、建设好农村文化设施的基础上,重点通过培育乡土文化能人来发展壮大乡村文化队伍,让农民在台上唱主角。在农村,一些农民农忙的时候是“泥腿子”,可登上舞台却变成“艺术家”,吹拉弹唱、琴棋书画,样样都会。对这些乡土文化能人要多些关心,通过他们影响和带动更多的农民参与进来,把文化的种子“种”在广袤的农村大地。

(责任编辑:凌薇)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0517网”的作品均为本网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分享:

评论专区

文明上网,理性回复!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