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网

包 容 天 下 崛 起 江 淮
— 淮 安 地 方 门 户 —

一辈子干好一件事

 

  ■记 者 左文东

  通讯员 朱小柱 罗爱锋

  作为业务骨干,他先后主持参加了20多个凹土产品的研究开发工作,组织攻克了凹土提纯纳米化的世界难题;作为组织管理者,他主持制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凹凸棒粘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材行业标准——《凹凸棒石及试验方法》;几十年来,他辛勤耕耘、努力奉献,默默地推动凹土产业的发展,为产学研的结合作出了突出贡献。他,就是郑茂松,现任盱眙县科技局副局长,中科院盱眙凹土应用技术研发与产业化中心副主任。“一辈子干好一件事,干好一个产业。”这是郑茂松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1984年7月,郑茂松大学毕业后,到地方国营企业——盱眙凹凸棒石粘土公司参加凹土开发研究工作。“当时,国内凹土研究刚刚起步。我当时对凹土的认识很粗浅,根本不知道凹土能干什么用。”郑茂松告诉记者,凹土研究1931年起步于美国。我国于1983年才开始。1999年,盱眙县成立凹土工作组,着手谋划凹土产业发展。当时,工作组只有4个人。虽然人数少,但是县里很重视,把当时非常稀少的电脑分配一台给工作组,用于查资料等工作。尽管县里倾其所有地支持开发凹土产业,但受条件所限,凹土开发研究还是困难重重,一些需要检测的项目都得送到大城市去做。“现在,条件好多了。”郑茂松说。他出版的《凹凸棒石棒晶束解离关键技术创新及其产业化应用》获2015年度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011年获淮安市劳动模范;2012年获得“中国凹土都梁香兰奖”;获得2013年度全国非金属矿产品及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标准化工作先进个人;2015年度建材行业标准化创新先进个人荣誉称号;2016年获得“江苏省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淮安市第二期“533英才工程”领军人才培养对象;江苏省产业教授。

  郑茂松告诉记者,随着凹土开发研究的逐渐深入,产业化成为迫在眉睫的课题。作为一个产业,应该紧密贴近市场,根据市场进行科技研发和科技创新。为了推进凹土开发研究产业化,根据盱眙县凹土《十二五规划》,郑茂松已经勾勒出明确的前进方向:在高分子材料方向,主攻高分子材料的添加剂和改形剂,攻克凹土提纯和凹土纳米化等难题;在有机无机复合方向,研究凹土跟其他高分子材料的聚合,形成新的复合材料;开发凹土吸附分解催化材料,用于石油化工领域;在凹土提纯、纳米化基础上,重点开发新的防腐功能材料,涂木材、涂军舰、涂石油平台等;将纳米化的凹凸棒粘土加入到半导体里,形成力电材料。“还有一个方向——环境材料。目前,环境污染比较厉害,好多污染源大家想不到,治理环境污染工作任重道远。在环境污染处理方面,凹凸棒粘土具有独特的优势。它吸附重金属和有机物的能力非常强,将花更多的精力去研究环境材料。”

(责任编辑:凌薇)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0517网”的作品均为本网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分享:

评论专区

文明上网,理性回复!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