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网

包 容 天 下 崛 起 江 淮
— 淮 安 地 方 门 户 —

精准施良策 帮扶暖民心

 

  ■通讯员 魏炜 卢克余 高金华

  市工商局在结对扶贫工作中,坚持“精准”为核心,重调研、抓项目、出点子、送岗位,倾力为挂钩帮扶的涟水县高沟镇扁担村“输血”实现“造血”。

  重调研 摸好底定良策

  市工商局先后派出46名副科级以上干部,深入扁担村结对子,认“穷亲”,每季度都要进村入户走访调研,掌握了村民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困难和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探明了致贫的“穷根”,为精准帮扶提供了有力保证。扁担村缺少“扶智”的“硬件”,及时为其购置2台电脑和1台打印机。因病、因残和年老失劳的特困家庭比较多,就动员全局干部职工捐款4.37万元进行慰问,村民晚间文化活动需要照明,及时帮助架设了广场高杆灯……一件件实事得以及时解决。

  抓项目 强产业促发展

  俗话说,要想富先修路。市工商局考虑扁担村村内路况较差,及时帮助村里开展道路扩建,将原先2米宽的马路扩建到5米左右,同时完善下水道管网建设,保护好村内环境,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市工商局先后资助11.28万元,并协调今世缘集团、县交通、住建、国土、环保局等部门约2300多万元资金,帮助该村扩展游客中心、垂钩中心、村庄整治、污水处理等建设项目,还协调扶贫办投入60万元,支持该村屋面光伏发电项目。

  出点子 谋致富促增收

  贫困户姚王奎,爱人长期生病,家庭经济来源主要靠儿子打工和种田收入,生活较为困难。为使其家庭早日实现脱贫,市工商局在帮扶中建议其利用村内边角洼地,搞龙虾养殖。随后,市工商局与村里进行协调,把57亩边角洼地让其开挖养殖塘口2个,用于龙虾养殖。缺少启动资金,又与村里一道,帮助其办理扶贫小额贷款2万元,后又帮助其贷款15万元,还提供渠道协助其购买优质虾苗,邀请养殖技术人员上门指导。

  送岗位 助脱贫暖民心

  针对缺少文化、缺乏技能的贫困户,市工商局则坚持做好“扶上路、送一程”,采取“送岗位再致富”的办法助力脱贫。

  为解决贫困人员就业,市工商局与扁担村创业成功人士徐海波老板联系,先后帮助杨义琴、邓亚东等10名困难群众到常州、苏州、淮安等地就业。不仅增加了家庭收入,还让他们从打工中掌握一些技能,为今后自身发展积累经验,实现尽早脱贫致富。

  对于需要照顾家庭的贫困户,市工商局则尽力帮助其在家门口就业。刘学华、王青春等5人,先后被协调安排到涟水县正林木制品厂、涟水县星星木制品厂就业,每月收入达2000多元。对于年龄稍大一点的朱从君等3人,协调安排到村里做保洁。

  常言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接下来的帮扶工作中,市工商局将继续遵循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积极行动,主动谋划,充分调研,用实际行动践行为民服务宗旨,让扁担村早日脱贫奔向小康,彰显工商的一份责任和担当。

(责任编辑:凌薇)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0517网”的作品均为本网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分享:

评论专区

文明上网,理性回复!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