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吴苏蓉
生活的滋味在于对比,常食清淡偶遇鲜香时才会更显其美。近些年,过年气氛日渐寻常,也是源于平时衣食住行的富足,无法在锦绣之中更添几分富贵。尽管如此,过年依然是一年一度的大事,扫尘送灶,桃符换去,诸食细备,除夕守夜,正月拜年等等,老辈传下来的习俗各地细节虽不同,大体却一致。
扫尘从腊八过后就慢慢开始,各种洗换张贴,到除夕前基本窗明几净。除了基本的打扫,蒸包子算得上是我家过年的一件大事,妈妈退休前都是在门口找店家,自己在家和好馅料送到店里,按个算加工费。她退休后在厨艺上下了功夫,馒头包子越做越好,其蓬松软香竟胜于店铺,分送亲友处也为乐事一件。馒头据说起源于三国蜀地,经由诸葛亮传入中原,宋时已成百姓主食之一。母亲说,她小时蒸的馒头多是粗粮,条件好的加上白菜萝卜等馅料,正月里与粥汤同食。
除了蒸包子,母亲还有一样东西是必备的,此物她称为香篓,层数逢单,形似宝塔,她通常买九层。除夕晚好点上放在门口,一直烧到大年初一。据她说农村初五和十五还要各“敬”一个,家住城里,她便简化了,大体是个寓意,希望一年平安顺利。其实这个物事与鞭炮一样,对空气都有污染,但老一辈爱图个吉祥,年味也正是有这些才盛旺起来。
很多规矩,守着偶尔会嫌繁琐,但是若弃之不用,过年的感觉就越来越淡了。
(责任编辑:凌薇)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0517网”的作品均为本网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