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房成东 陈冲 吴寅
浩荡春风起,奋斗脚步疾。三月的涟水“百药园”内,连片的白芍、赤芍、丹参、玄参等中药材竞相吐蕊,葛根等药材正在种植,劳务队人员在田间紧张地除草施肥,一望无垠的“百药园”内呈现出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近年来,陈师镇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以产业转型、聚焦富民为第一政治任务,以万亩中药材种植为主抓手,全力建设“中医药养生小镇”,打造涟水“百药园”,推动产业转型高质量发展。
攻坚克难,打造了一个优质发展平台。发展征程没有平坦,前进道路充满坎坷。该镇万亩高标准农田整治,改变了群众原有的种植习惯以及田块布局。项目涉及高庄、合心、红旗、国民、团结等5个行政村850户。仅利用4天时间就完成了所有搬迁户协议的签订,体量之大、面积之广、难度之高、矛盾之多,在全县实属罕见。镇党委政府一班人坚持问题导向,审时度势,谋定后动。成立了以组织委员朱东阳同志为队长的万亩良田整治突击队。突击队同志们起早贪黑、放弃假日,在整治一线化解矛盾、解决问题、协调工作。保证了项目高效、有序、顺利、快速推进。仅用一年时间高质量地完成了18000亩土地整治任务。修建了项目区内的道路17818米、建桥涵474座、拓宽沟渠近30000米,达到了田成方、路相通、渠相连、旱能灌、涝能排的生产格局。
敢闯敢试,培育了一个特色产业基地。高标准农田整治后,究竟种什么?怎么种?如果18000亩土地不能及时流转,既无法向县委县政府交待,更无法面对5个村1000多农户。人的潜能是逼出来的,只有敢闯敢试,才能成就梦想。该镇经过乡贤推荐、实地考察、专家论证、综合研判,最终,选择种植中药材,决定以建设万亩中药材基地为依托,打造“中医药养生小镇”。
思路既清,方向便明。该镇充分利用区位优势、交通优势、平台优势,启动中药材种植招商工作。招商的历程虽然艰辛,镇党委政府一班人认为这是担当作为最好的平台,更是对镇委镇干意志的锤炼、信心的考量。招商初期,3个多月接洽10多个项目,虽然最终均未成功,这也促使大家深刻反思,再调思路。2017年7月份,抽调镇村两级干部60余人,分四个组,积极“走出去、请进来”,效果凸现,各地药材种植商纷纷前来考察洽谈。与此同时,进一步改变宣传方式,发挥公众号、微信朋友圈等新媒介作用,仅3个月接待100余批各地客商,成功签约20个项目,流转土地12000亩。先后种植白芍、丹参、金银花等11个品种计8000余亩。近期,射干、菊花等多个品种正陆续种植。在此过程中,该镇用真心、真情、真招来赢老板信任。全力提供三项服务:与省内外知名院校对接,为种植中药材提供技术指导和培训;组建华实、华顺等10个劳务服务公司,帮助种植户解决用工问题;与全国各地中药材经销商对接,为种植户搭建更广阔的销售服务平台。今年,计划将中药材种植面积增至20000亩,力争2019年扩展至30000亩。
万亩中药材基地的打造,为精准脱贫提供了新的载体,探索出一条新路,改变了过去单靠资金扶贫和政策扶贫的方式。通过土地流转,群众参加劳务公司务工,在家门口就业,每人每年收入可达1.5万元以上;拓展了新形势下党建工作的开展,将党组织建在项目产业链上,成立的尹荡“菊花支部”,充分发挥了党员干部的“双带”引领作用,为精准扶贫提供了组织保障。
在中药材种植基地内,规划2000亩土地打造中医药小镇核心区,重点建设包含中药材种植展示区、中医文化馆、中医养生馆、药膳馆、国学馆、禅修堂、酒店服务等多种功能。届时,将会有包括中医讲堂、药膳餐饮、禅修祈福以及研发加工、仓储物流、烘干加工、萃取提炼、科普展示、颐养康复、中医保健等20余种运营业态。近期,正与康美、同仁堂等知名药企洽谈GAP种植基地和深加工项目的投资;与中科建设、浙江金诚等国内顶级集团企业共同酝酿,对特色小镇进行规划打造,力争上半年小镇建设启动实施。
“我们将运用系统化思维,统筹推进土地规模流转,加速产业结构升级,创新扶贫方式,促进集体经济增收,发挥大户示范带动,提升基层党建工作水平,展开中医药养生小镇建设的美丽画卷,让‘百药园’早日呈现在世人眼前,高质量推动全镇富民步伐的加快”该镇党委书记左鹏如是说。
(责任编辑:凌薇)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0517网”的作品均为本网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