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彬
本报讯 “阳光扶贫”脱贫攻坚活动开展以来,东双沟镇通过实施基金资助、创业扶持、就业增收等,不断提高和改善贫困群众基本生产生活条件,扎实推进了精准扶贫。 2017年,全镇顺利脱贫553户、1511人,圆满完成上级下达的脱贫目标。
瞄准贫困“症状”,整体性甄别。村委会和驻村工作组到户实地走访调查,对初选人员开展全面走访摸底、调查登记,逐一核实,建档立卡,做到“户有卡、村有册、镇有簿”, 全面掌握扶贫对象的基本情况,对拟新识别低收入户通过“两公告两比对四公示”做到“应纳尽纳、应帮尽帮”。对拟脱贫户按照“五签字五确认”要求做到不漏一人、不错一户;对确定的相关贫困户名单实行镇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包村干部、村(居)三大员 “六签字”,并在贫困户所在村(居)公示。
找准致贫“病因”,针对性扶持。围绕“一村一策、一户一计、一人一略”目标,按照“突出重点、先难后易、分批扶持”的原则,针对农户致贫原因的具体情况,确定帮扶责任人,量身定制帮扶措施,有针对性地予以扶持,确保各项扶贫措施与致贫原因相衔接,以提高群众自我发展的能力。青云居委会二组伤残农妇顾凤霞,因小儿麻痹症导致残疾,两任丈夫均不幸患病去世,留下的债务给原本就比较困难的家庭带来重压。儿媳妇带两个小孩,全家仅靠顾凤霞微薄的残疾金和儿子打零工维持生计,生活非常困难。帮扶人发挥其儿媳妇面点手艺特长,引导帮助她家做起了“特色锅贴”小吃生意,每天收入都在200~300元,彻底实现了脱贫。
开准脱贫“处方”,分类性帮扶。按照落实对象、落实政策、落实措施、落实责任“四落实”要求,实施了基金、创业、就业扶持,落实教育扶贫相关政策、大病救助等措施。镇财政拿出100万元设立“东双沟镇教育扶贫基金”,每年从中拿出20万元奖励优秀学子,资助家庭贫困学生。去年9月份,共为42名贫困家庭学生等发放“教育扶贫基金”16.2万元;镇民政帮助困难群众申请大病医疗救助共计241人次、救助金66.01万元,镇财政先后拿出10万元对部分低收入户予以慰问接济;镇劳保所联合社区教育中心为127人开展了岗前技能培训,并和企服站两次组织企业面向困难群体的专场招聘会,为48位家庭贫困人员提供了就业岗位;5户低收入农户申报自主创业。草泽居委会通过现代农业项目实施,吸纳、帮助袁开兰、张秀芬等低收入户增收脱贫。
该镇将一如既往开展好精准扶贫工作,通过转变贫困户脱贫致富观念,开展企业与贫困户定向培训,鼓励和帮助有劳动能力的扶贫对象通过自身努力摆脱贫困,助力低收入户脱贫致富奔小康。
(责任编辑:凌薇)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0517网”的作品均为本网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