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网

包 容 天 下 崛 起 江 淮
— 淮 安 地 方 门 户 —

别样盲杖

 

  ■记者 左文东 通讯员 陆耀琴 左娇娇

  尽管他的眼前一片黑暗,但心中却充满着光明,充满着对社会、对残疾朋友的温暖。他身残志坚,十几年如一日,热爱生活,关爱他人,热心公益活动,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成为盲人融入社会的别样“盲杖”。他就是淮安区盲人协会主席杨炳权。

  “自强不息,做一个自食其力的人”

  他手拄导盲杖,在分不清黑夜白天的世界里,仍迈着矫健的步伐勇敢地走向前方。和其他人不一样的是他的全盲,杨炳权没有见过蓝天,没有感受过光明,看不见五彩斑斓的生活,游离于正常人的生活圈外。是自强自立还是依靠父母一辈子?在父母的支持下,他选择了后者。他办过塑料厂后来开按摩店,一路走来,他哭过、笑过,尽管荆棘丛生,跌宕起伏,但他从没有退缩。上天关上了一扇门,必然会为他打开一扇窗。他天资聪颖,再加上勤奋刻苦,学一样成一样,干一样像一样。因为用心,他开的按摩店总能带给顾客不一样的体验和感受,很快便拥有了一批铁杆顾客。有的宁愿跑几十里地,也要到他的按摩店舒缓病痛,解除疲劳。按摩店良好的生意,带给了他丰衣足食;因为贤惠的妻子,他拥有了一个幸福的小家,带给他心灵的安逸;因为聪明乖巧的儿子,给了他面对未来的憧憬和向往。家庭的温暖好似一股无形的力量注入他的脊梁。

  家和万事兴,虽然看不到外面的世界,但小有成功的杨炳权,没有满足于自己的幸福,他要让更多的盲人也像他一样,成为自食其力、对社会有价值的人,而不是家庭的累赘。从此他扛起盲人协会的责任,决意通过这个平台为更多的盲人朋友提供帮助。

  “照亮他人,做一个胸怀广博的人”

  加入盲协后,杨炳权的生活发生了极大的改变,他不再仅仅属于自己的小家,更属于那些亟待脱困的盲人朋友。只要听说谁有难,他都会伸出援手,呼吁社会上的爱心人士和社团,募集善款和物资,帮助那些盲人朋友摆脱盲人。

  谢贵生3岁的儿子患上了癌症,让这个生活刚刚稍有起色的盲人家庭陷于绝望之中。消息传到杨炳权耳朵里,他迅速联系网络媒体和民间爱心组织,组织现场募捐活动,但募集的善款仅仅是手术费和治疗费的一个零头。杨炳权没有气馁,他又组织盲人兄弟和江苏财经学院大学生志愿者走进CCTV-1“为你而战”公益栏目,用爱心和智慧为这位3岁癌症孩童赢得22.55万元的“爱心基金”,让这个特殊的家庭重新燃起希望。

  淮安区一位杨女士,突然双目失明。从光明走进黑暗,这样的痛苦让杨女士无法承受,情绪十分波动。身为盲协主席,他决意要帮她走出心灵的苦海,他用自己成长的亲身经历鼓励杨女士勇敢地接受现实,重新认识自己。见杨女士情绪渐渐好转,他开始推荐盲人用电脑,引导她通过盲用电脑与社会联通。就这样,杨女士依靠电脑走出了黑暗,重新“看见”了世界。

  2017年1月,就在人们为迎接新年而忙碌地准备之时,盲人季兆水突发脑溢血而生命垂危。杨炳全得知后,他以区盲人协会的名义发起了一场“抢救季兆水,与时间赛跑”的爱心募捐活动。在他的发起下,包括盲人朋友在内的社会各界纷纷伸出援手,短短的两天时间内便募集善款19900元,为抢救季兆水脱离险境解了燃眉之急。

  “融入社会,做一个走向光明的领路人”

  盲人的世界是一个相对狭窄、封闭的世界,由于看不到光明,他们的朋友圈一般仅限于家庭或少数的亲友。用他们自己的话说,就好像是被社会、被健全人遗忘的角落。社会在进步,在发展,如何带领盲人兄弟们更好地接触社会,感受生活的美好,便成为杨炳全所要面对的新课题,他想要把盲人朋友从家庭中解放出来,拥抱自然、拥抱社会、拥抱生活。

  2011年11月,淮安市残联举办了盲人电脑培训班,杨炳全放下手中的生意,承担起义务辅导员。为了提高教学效果,他邀请杨女士前来做助手,杨女士一面传授电脑操作技能,一面分享自己学习电脑的经历和电脑带来的乐趣。据老师说,盲人们学习的劲头是她始料未及的,进步程度也超出了当初的想象。有了电脑,杨炳全便通过网络世界,将残联、盲人朋友、志愿者及爱心人士连结到了一起,构筑起了一个幸福和谐的属于残障人的温暖的家。

  2016年10月的国际盲人节,淮安区盲人协会联合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传媒艺术系组织了别开生面的“情系盲人,共浴阳光”活动,来自全淮安市的20多名盲人走进大学校园,与同学和老师欢度属于自己的特殊节日。活动中,身怀绝技的盲人朋友一展身手,向老师和同学们示范按摩的技术要领,讲授如何通过简单的按摩解除学习、运动所产生的疲劳。在校园内的道路上,同学体验着盲人朋友如何行走、如何通过道路上的障碍,体会着盲人朋友生活中的艰辛。

  杨炳全考虑到大多数盲人经济上相对拮据,极少参加规范、成套的体检,导致一些隐性的疾病不能得到及时的治疗而延误,有的家庭还因此而背上沉重的经济负担。通过他的积极努力,淮安区医院组织了盲人义务免费体检活动。30多名盲人朋友在志愿者的陪护下,穿梭于各个科室之间,一时间成为了淮安区医院一道独特的景致,同时也在全区引起了轰动,许多市民也由此发现了盲人群体的存在,产生了如何为他们提供帮助的思考。

  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更何况他是生活在黑暗中的盲人。但杨炳全的心里却始终燃烧着一团火,他要用这团火为盲人朋友照亮前行的路;他要用这团火为盲人朋友送上温暖,他要用这团火告诉社会,盲人也与健全的人们一样,能够用自己的努力为社会作出贡献。

(责任编辑:凌薇)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0517网”的作品均为本网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分享:

评论专区

文明上网,理性回复!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