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网

包 容 天 下 崛 起 江 淮
— 淮 安 地 方 门 户 —

完善体制机制 实施创新驱动

 

  ■ 梁文凤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从现在到二〇二〇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要紧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统筹推进各项建设,坚定创新驱动发展等各项战略,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得到人民认可。淮安市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全面激发创新创造活力,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

  创新是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提高生产力必须依靠科技的不断创新和集约的经济增长方式。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视察时,明确要求江苏以只争朝夕的紧迫感大力推进创新驱动发展,切实把创新抓出成效。江苏省自提出建设创新型省份以来,把创新驱动确定为经济发展的核心战略,不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创新资金投入力度不断加大,研发活动集中于江苏“智造”,创新人才队伍继续壮大、小微企业增长突出,创新服务体系日趋完善,创新主体集群培育力度不断加大,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创新资源配置效率得到显著提升。以淮安为例,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同口径增长9%左右,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26.5%,科技进步贡献率56%,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4件以上,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和人才链不断深度融合。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技创新固然重要,同时也需要注重体制机制创新,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持续动力,以下三个维度作为主要着力点:

  一是正确发挥政府创新服务作用。一方面,完善法律法规,健全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机制。严厉打击侵权行为,严格执法保护知识产权以激发创新活力从而根源上保护创新成果。支持国家级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和有条件的地区先行先试,整合专利、商标、版权等知识产权管理职能。创新知识产权交易模式,鼓励设立专业化知识产权运营机构,促进知识产权商业化运营,加快建设知识产权强省。另一方面,完善资本市场支持创新的体制机制,形成多方位、多渠道的创新资金投入体系。鼓励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建设社会化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完善专业化技术转移服务体系,推动分布式网络化的创新,孵化创新型小微企业。加强财税政策对创新的支持,优化企业研究开发费用优惠政策操作流程,并建立相应的保险制度和风险补偿基金。第三,完善创新人才制度,构建激发创新创业的利益导向机制。积极落实国家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建立科技成果市场化定价机制,完善科技人员股权和分红激励办法,通过期权确定、技术股权收益等方式,增加科技人员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合法收入,同时提高职务技术成果转化的个人收益比例,调动科学家和科技人员、企业家、技能型人才和大众创新创业者等各类人才积极性。

  二是充分发挥市场创新导向作用。一方面,发挥市场的引领作用。主要是企业的传统市场观念向现代市场营销观念的转变。企业应树立以消费者需求为出发点的市场观念,以绿色营销观念或文化营销等现代市场观念打开市场需求的缺口,实现技术创新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市场导向的技术创新。要构建由市场决定技术创新项目的机制,在此过程中,企业需深入分析市场中的真实需求与虚假需求,避免因虚假需求的研发而浪费大量的资源,还要深入挖掘消费者的潜在需求,洞察市场定位企业的目标客户群,让企业获得超前优势。第三,对接市场与众创空间。创客及众创空间的火热程度在某种程度上是对市场资源和市场成熟度的检验。发挥众创空间的平台功能,以将创客的创意和产品与企业、市场进行对接,发掘创意和产品的商业价值,完成创意和产品的市场转化。发挥创客的创新活力,营造市场环境,促进要素流动,大力弘扬新时期江苏精神,积极营造鼓励创新创业、宽容失败的文化氛围。

  三是建立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作为协同创新的主要形式,产学研协同创新是指将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进行深层次融合,搭建协同创新平台。目前产学研协同创新受各方主体追求目标的影响,科研院所、高校和企业难以共享利益、共担风险,影响了产学研合作的动力,须在政府引导下,以市场为导向,不断完善产学研合作的动力机制。一方面,实施“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利益分配方式,建立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利益风险共担的责任制度。如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相应创新成果的市场适应性风险由企业承担,但企业可以采取提成、技术入股等分配办法,将高校和科研机构应得的报酬与企业的经济效益挂钩,减少企业的风险压力。尤其要激发中小企业创新活力,要加大对中小企业创新基金及创新活动的扶持,如成立创新中心、尖端集群等,支持商业银行开发针对各类创新服务的多元化信贷融资产品,筹集资金用于支持中小企业参与产学研协同创新。另一方面,构建产学研协同创新的信息平台。充分利用现代化的通讯系统和计算机技术手段,构建面向全社会的产学研联合信息网,建立产学研合作项目的咨询评价系统,也为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相互了解提供共享平台。第三,加强科技中介建设。充分发挥科技中介的技术服务、技术评估等职能,统一制定中介服务机构的标准,对中介服务机构进行定期的资格认定和复查,实施动态化管理,加强中介机构人员的培训和规范化管理。

  (作者单位:中共淮安市委党校)

(责任编辑:凌薇)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0517网”的作品均为本网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分享:

评论专区

文明上网,理性回复!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