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网

包 容 天 下 崛 起 江 淮
— 淮 安 地 方 门 户 —

缕缕深情忆伟人

 

  缕缕深情伟人 ——浅析张文宝《跟随周恩来过草地》

  □ 徐月祥

  长篇儿童文学《跟随周恩来过草地》,作者是江苏作家张文宝。源于对伟人的敬仰,源于对文学的热爱,更是源于之前,读过张文宝的纪实儿童文学《刘少奇过苏鲁交通线》,对于他在不同时期不同题材的作品中,所展示的情怀和艺术追求的浓厚兴趣,我又一次如愿以偿地拜读了这本书。掩卷沉思,心潮难平。

  在《跟随周恩来过草地》中,随着作家笔触的不断深入,一代伟人周恩来的音容笑貌,再次生动鲜活地呈现在读者面前。历史的画面,逐页打开。两万五千里长征,犹如窗外纷飞的雪花,飘飘洒洒。那些雪山、草地、飞机大炮的轰鸣,围追堵截的白色恐怖,从四面八方席卷而来。

  全书十一万多字,分十七个章节展开,成功塑造了一个13岁的少年女红军滕玉叶,从一个不谙世事的懵懂少年,经过部队这所大熔炉锤炼,成为一名合格的女红军战士的成长过程,作家撷取主人公跟随伟人周恩来爬雪山、过草地,吃尽千般苦,经历万般艰难的刻骨铭心的经历。其间,围绕滕玉叶而展开的诸多英雄人物,风采次第铺开。炊事班长老王,卫生队长英子,小战友朱艳丽的形象,犹如丰碑一样,伫立在眼前与脑际。伴随着红军一步步走向胜利,而他们却一个个先后离去,特别是小战友朱艳丽,因年幼体弱,在爬雪山的过程中,由于忍饥挨饿导致体力不支,最终被冻死在雪山之上的那一幕,就像雕塑一样,令人疼痛不已。

  儿童文学怎么着笔,领袖人物在历史的风云中,千头万绪,如何抓住那些历史的精彩瞬间,去拓展伟人的风采……种种疑问,之前一直盘桓于脑海。作家如何运用儿童的语言,抓住儿童的心理特点,塑造儿童容易接受的形象,这个非常关键。随着阅读的不断推进,疑问逐一被成功破解。如第二节,小战士滕玉叶成功招兵的细节,真实而令人信服。两个成人民工,之前懵懵懂懂中被拉来参加民工支前,因为害怕打仗,在部队即将爬雪山之前试图逃跑,由于是滕玉叶的老乡,彼此熟悉,凭借她的机智、真诚与倔强,一再运用激将法,两个民工非常汗颜,硬是被滕玉叶成功说服归队。

  一个13岁的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难免经历迷惘、幼稚,正是这些,让这个小红军的个性更加饱满真实,读来如此可信可亲。在第五节偷看喇嘛寺的过程中,滕玉叶和小伙伴朱艳丽,出于儿童的好奇心,趴在喇嘛寺围墙外,偷窥寺内和尚们的一举一动。这被红军的一个基层军官撞个满怀,按照当时红军的民族政策,这是违反部队规定。当这个军官批评教育她们时,或许言辞过于严厉,对于一个整天围绕在周副主席身边的滕玉叶而言,根本就不把这个军官放在眼里。一个13岁的少年,那种天不怕地不怕的劲头,被作家挖掘得淋漓尽致。当她们面对那个军官毫不留情的教育,滕玉叶根本听不进去,直至后来被那个军官告发到卫生队,受到队长英子更加严厉的批评教育时,滕玉叶才真正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红军长征中,忍饥挨饿的事情,几乎每天都在发生。作家列举了这样几件事情:一个是挖野菜,滕玉叶由于从小家在山区,懂得一些野菜常识,且她又头脑灵活多变,后来过草地时,由于粗心大意,她把自己维以生存的粮食掉到了河里,她又不想因为自己的过错,让英子队长和其他人接济她,自己一路上默默不言,偷偷采摘野菜充饥。一个13岁的孩子啊,正是长身体的时候,野菜当作粮食,一天两天还可以,时间久了,难免体力不支。所以很快滕玉叶晕倒了。这才被英子队长发现。第二件事情就是,红军最为艰苦的日子里,由于没有什么东西可以充饥,为了活命,红军队伍中从首长开始,都把心爱的坐骑杀掉了。小小的滕玉叶那里懂得活命哲学,那个头脑简单任性倔强的个性,再一次暴露出来。她私自把卫生队那匹白马藏起来,导致英子队长到处找她,最后英子队长也因为在寻找她的过程中,掉进河里一病不起而牺牲了。那个老班长为了战友们的生命安全,和滕玉叶争着品尝哪些野菜可以充饥,由于躲闪滕玉叶的抢夺而掉进河里,又一位红军老战士牺牲了。接二连三的打击,让这个小红军滕玉叶逐渐成熟起来。

  在十四节的故事里,滕玉叶因为身小灵活,在河里抓鱼,为首长们改善生活。那样聪明伶俐,那样活泼可爱。在抓到一条大一点的鲫鱼后,围绕这条鱼而展开的是,红军队伍中的团结友爱,互相关心爱护的细节,尤其凸显了伟人周恩来,在那样的困难时期,时刻想着伤病员,想着身边的那些红军战士,读来让人温馨满怀。鱼汤熬好了,送给周副主席,周副主席让她送给伤病员,最后,鱼肉被伤病员吃完了,鱼汤被战友们喝完了,剩下的鱼骨头,被滕玉叶用木棍捣烂,和着菜汤喝下去。那样的历史,那样的艰难困苦,对于今天的儿童,仿佛天书一样。他们哪里会懂得一顿饭吃不饱的饥饿,这样的一本活教材,对于当下的少年儿童而言,何其珍贵。

  在红军终于走出草地的第一仗里,小红军滕玉叶的机智灵敏,再一次被作家成功塑造出来。一来滕玉叶年龄幼小,头脑简单,考虑问题不会复杂,所以任性胆大,敢于面对敌人的枪口,她劝告敌人缴械投降,这个细节着实令人为她捏一把汗,结局令人肃然起敬。她的机智勇敢,也正是贴合了她的年龄。后来又徒手和她的战友,追赶敌人49师师长,直至把敌人师长追赶得掉下河里淹死。这些章节,我想,并不是凭空虚构的,而是根据有据可查的历史资料,融入自己独到的想象,从而让小红军滕玉叶的形象更加丰满。

  文章最后那封滕玉叶写给周副主席的信,与其说是滕玉叶的想念,更毋宁说是作家对于伟人周恩来总理的深深缅怀。历史终究走远,伟人的音容笑貌,却依然鲜活如初。伟人开辟的党的事业和共和国的江山,必将在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的手中,代代相传。

  (本版图片:马晔)

  ◎《跟随周恩来过草地》

  ◎张文宝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2018年1月

(责任编辑:凌薇)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0517网”的作品均为本网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分享:

评论专区

文明上网,理性回复!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