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郭谦 阳藩 季武
本报讯 在国家卫生城市复审迎检工作中,淮安区人大代表、淮城街道瞻岱社区党总支书记韩家宝带领社区党员干部群众,同心合力,创新实干,擦亮卫生城市“金字招牌”,得到社区居民群众点赞好评。
创新工作机制,以管理促服务
瞻岱社区辖区内有漕运总督府遗址、漕运博物馆、淮安府署大堂以及镇淮楼、韩侯祠、古藤园、新世纪广场等旅游景点,是国家卫生城市复审重点社区之一。为使创建工作有序有效推进,韩家宝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勇于实践,建立了专题例会、督查督办、测评通报等一套独特的创建机制。每周六召开社区干部例会,通报创建工作进展情况,协调解决创建中的问题,部署安排下一周创建任务,强化了创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每天自己带队在社区内巡查,将巡查中发现的问题交办给网格责任人员,全程跟踪督办落实整改。邀请第三方通过问卷调查形式,每周开展一次民意测评,广泛收集居民意见和建议,为制订创建计划、调整创建重点提供参考依据;每周开展一次网格互评,互相学习做法和经验,查找问题和不足,使创建过程成为关注民生、集中民智、反映民意、凝聚民力的实践过程。
创新环境建设,以净化促美化
韩家宝在复审迎检过程中,坚持问题导向、标准导向、成效导向,抓住突出问题和薄弱短板,开展环境综合整治行动,着力治理老旧小区、后街背巷、沟渠河塘等脏乱差卫生死角,为城市“洗洗脸”、“美美容”、“扮扮妆”,让社区环境更美,夜景更亮,生态更好。对后街背巷立面墙体粉刷出新,劝离巷内流动摊位和违停汽车,补植镇淮小区绿化,清除各类小广告、牛皮癣,安排保洁员、组织志愿者对府衙广场实行流动保洁,增加环卫设施,为外来旅客逗留歇脚和市民休闲娱乐提供优良环境,组织社区干部对区工会宿舍环境进行集中整治,实施保安巷道路和排水管道改造,共拆除、恢复破损路面1330平方米,新建管道826米,检查修复窖井30个,从源头上根除了雨天积淹现象,真正使复审迎检过程成为环境持续改善、秩序持续优化、群众持续受益的过程。
创新活动载体,以特色促新风
韩家宝按照贴近实际、贴近社区、贴近居民的原则,搭建载体平台,丰富创建内涵,组织群众开展系列创建活动,起到自我教育、自我示范作用,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效果,有效凝聚社区各方力量共同参与创建工作。联系邀请淮城诗词楹联协会开展“诗词颂家风——走进瞻岱社区”活动,将诗人采写的诗词歌赋由书画家用书画形式表现出来,在社区营造浓郁的创建文化气氛。组织瞻岱社区老年乐演唱队,邀请江苏美丽网、淮安市朗诵协会、淮城诗词协会在镇淮楼广场开展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汇报演出,通过诗歌舞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宣传创建工作。组织开展“小手牵大手”、“文明过马路”、“社区小主任”、“环境小卫士”等各种形式的“文明瞻岱、温馨家园”文明实践行活动,在社区上下形成健康向上、朝气蓬勃、文明礼貌的创建氛围。
(责任编辑:凌薇)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0517网”的作品均为本网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