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业石
麦浪涌,穗飘香,“三夏”农忙时节,放眼田间地头,满眼尽是丰收景象。6月5日,周一早会刚结束,天空飘起了零星小雨,但淮阴区王营镇100多名党员干部走村入户进田头的浓情依旧、步履坚定,他们再次带着责任来到所联系的农户,掀起了阳光扶贫大走访的浓浓热情。阳光扶贫工作启动以来,王营镇的党员干部带着感情下去,怀揣责任帮扶,用实意摸清农户家底,用真情走访帮扶,用感情与群众相融,为贫困户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急事难事。“镇里的干部经常来我家和我聊家常,看望我,每次嘘寒问暖,真是贴心,现在给我找一份修理自行车的活,生意不但做着,每月还有400元额外修车补助,生活比以前好多了”,家住长安社区沈宝强每逢见到村干部就告诉他们。
用情走访“打捞”实情
在前期第一阶段的阳光扶贫走访中,王营镇组织帮扶联系的党员干部集中学习业务,掌握入户走访中信息排查、数据采集的方法,如何与群众面对面沟通障碍,语言表达,三番五次,不厌其烦地与群众促膝谈心,通过唠家常、叙亲情,讲政策,打消群众顾虑,认识到阳光扶贫的初衷,绝不是走过场和形式,准确无误地掌握农户信息第一手资料,确保阳光扶贫的精准度。
真情帮扶“助力”脱贫
王营镇的党员干部在掌握准确信息后,认为关键要在点击穴位、精准帮扶上下功夫,经过认真梳理,共排查出6大类16个项目,重点是就业需求、技术培训、医疗救助、教育资助、家庭经济扶持、政策兜底等项目,梳理分类后,镇扶贫办及时将信息登记造册,集中拟定解决方案,分析贫困原因、研判脱贫难点、制定帮扶计划、拟定脱贫年份,按照轻重缓急,先小后大,先易后难,逐个销号,把群众最小的事当作自己最大事,最大化帮扶。
感情相融“架设”心桥
阳光扶贫推进的真正归宿是让老百姓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架起政府和群众之间的连心桥,使困难群众真正看到希望,产生了幸福感和获得感,树立了人生的信心。在此次阳光扶贫常态化工作中,王营镇的党员干部把“阳光扶贫”工作,作为春风化雨、真情帮扶的平台,所有机关党员干部放弃休息日,有的自掏腰包购买米、面、油等食品,有的从家中拿出衣物送到困难户手中,有的利用亲戚朋友平台为困难户四处奔波寻找就业岗位,真正让困难群众在阳光扶贫中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阳光。
(责任编辑:凌薇)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0517网”的作品均为本网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