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7网

淮安市自媒体协会主办
— 创新 协作 开放 —

果壳里的宇宙之王终获自由——缅怀霍金

 

  □ 戴承儒

  2018年3月14日,科学巨人霍金挣脱了缚束他的躯壳,于无边界的宇宙中定格为永远的记忆。伟人一去不返,但他留下的遗产熠熠生辉,激励着我们继承其遗志,发扬其精神。今天重提霍金,就是要从他的观念贡献、他的人格魅力,缅怀这位伟人。

  霍金辐射、宇宙起点、黑洞视界,众多成果锻铸了霍金的名望。其中,霍金对宇宙起源的假说,影响深远。

  对于宇宙的起源,霍金运用量子力学知识,破除了上帝存在的必要。类比衰变现象。众所周知,放射性物质有半衰期,但对单个粒子来说,它在任意时刻衰变概率都是相等的。衰变的进程无法被推进,也无法被阻止,只有等一切水到渠成。宇宙形成就像衰变,是特定节点物质的自然变化,不需要上帝来开辟天地。这就为无神论的观点提供了科学依据,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推动了时代的进步。

  除了理论建树,霍金还是一个公众人物。霍金讨论过外星人、地球毁灭、人工智能的威胁等等的话题。虽然他的讨论经常被记者曲解,贴上各类耸人听闻的标题,或被断章取义出与原意相左的解读,但找来霍金的原文,你会发现他一直在严肃地讨论这些问题。尽管这些讨论有待远比霍金寿命更长远的时间来检验,但他依然用科学的态度,认真讨论这些未来相关的问题。为何?因为他爱他的生活,爱这个世界,希望知道它在更好的道路上发展。

  霍金的身残志坚人尽皆知。他对未来乐观,对生活热爱,就算身体被禁锢,他依然活出了轮椅上的精彩。他会把电动轮椅开到全速档,疾驰在道路上;他喜欢用轮椅轧讨厌的人的脚趾,并在自传中表示,他最大的遗憾是没轧过铁娘子撒切尔夫人;他接受了冰桶挑战,当然由于身体原因,后来由他的子女代替他用冰水浇头;在美剧中客串表演自己、开通微博账号,一切新鲜事物他都乐意尝试。虽然离不开轮椅,但他用自己的方式,活出了自己精彩的人生。不能不赞叹,他的乐观、心宽,没有自怨自艾,没有怨天尤人。当我们身陷负面情绪不能自拔,看看霍金,我们会看到自己的狭隘,并对这位伟人肃然起敬。

  私以为,缅怀一个英雄,最好的方式,就是继承他的遗志,完成他的事业。对普通人来说,霍金的理论并非能轻易理解的内容,《时间简史》的意义可能在于装饰。但我们依然可以继承他的精神,像霍金一样做一个纯粹的人。

  我们要明白,这个世界不需要上帝。霍金对宇宙起源的解释,证实了人类完全可以依靠自己的能力,认知世间万物的本质与规律。随着科技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科学规律可被观测或实验论证,人类最终一定可以认识宇宙。作为信仰无神论的马克思主义者,我们更要树立科学意识,用知识武装大脑,借助先进科技服务国家。

  我们还要看到,霍金乐观,坚持做自己。面对身体的残疾,他没有怨天尤人,生命短暂,他只在他喜欢的事情上花时间,比如黑洞,比如家人,等等。很多人拿他的残疾开涮,有记者问霍金他为什么不生气。霍金的回答是,如果你是残疾人,这不是你的错,所以不要为此抱怨世界或要求同情。你要保持乐观,就要从环境中找到自己的定位。于他来说,愤怒是在浪费时间,所以他不生气。学习霍金乐观的方法,我们会从中受益良多。

  最重要的一点,霍金是一个脚踏实地的人。他一边仰望星空,一边用公理探索其本质。他没有空调情怀的虚妄,也没有顾影自怜的姿态,有的只是对物理定律的运用和对完善的数学模型的搭建。他对黑洞性质的探究,靠的是理性的计算,也正是大量科学工作,成就了这位科学巨匠。霍金如此,我们也是如此。欲成大事,要不得空想与彷徨,拾级而上、循序渐进,尊重规律的前提下充分调动主观意志,方得霍金的要义。

  霍金永远离开了第三悬臂,但他的遗产会指引我们,不断前进。虽然霍金的多数成果目前都无法被观测或实验证明,但随着科技进步,它们最终一定会和爱因斯坦的引力波预言一样,为我们打开新世界的大门。因为相信,所以看见,借先贤的智慧,我们一定会迎来更好的明天。

(责任编辑:凌薇)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0517网”的作品均为本网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分享:

评论专区

文明上网,理性回复!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