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 者 左文东 张祥
通讯员 桑绍淮 颜嫣 祁正
3月27日,“缤纷四季·乡约淮阴”淮安市樱花节在古淮河畔樱花园正式启动。活动以运河文化为主题,紧扣水工、非遗、农耕、美食四大板块,策应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拉开新一轮文泽淮阴,协调发展序幕。
“要围绕‘构筑城乡一体新高地、勇当协调发展先行区’目标,优化城乡建设工作思路,推动淮阴城乡建设面貌大改变、水平大提升。”区委书记刘泽宇表示。
整合资源激活新效能
3月29日,在淮阴城东港区物流园项目现场,笔者看到,4台固定式起重机和2台龙门起重机已经安装完毕,2号港池投入试运营。该项目总规模占地705亩,有千吨级泊位3个,500吨级泊位10个。城东港有序推进、城西港区通过竣工验收、许渡作业区主体完工,为充分利用大运河、盐河、张福河等黄金水道降低物流,实现河海高效联运对接一带一路奠定了坚实基础。
“港口运输激活了公、铁、水、运一盘棋,去年我们在这四个方面总的投资有近20亿元。”该区交通系统相关负责人介绍说。从淮安万达广场驱车,经翔宇北道、新建的503机场连接线,20分钟即可实现登机。503机场连接线的开通,带来了出行便捷,也成为淮阴加大投入,促进城乡建设上水平的关键节点。2017年,该区中心城市建设累计投入186.5亿元,实施项目131个,未来三年累计计划投入670亿元。目前,该区19个乡镇,196个行政村、24个居委会开通了镇村公交,沿线80余万群众从村里直接上车,转乘农公交进城。城区10多项交通项目完工,“六纵五横”公路框架网基本形成。
创新引领提供新支撑
以人为本是城市发展核心,打造居民生活圈,改善居住条件则让城乡有了基础支撑。
3月22日,淮安市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形象标杆项目,苏北首家落户乡镇的城市综合体荣舜广场在徐溜镇正式开工。该项目占地38.42亩,总投资约3亿元,辐射周围十五公里消费人群,弥补了乡镇商业空白。在渔沟镇,总投资2.95亿元的该区首家PPP项目——新型城镇化建设(一期)基本竣工。徐溜镇、渔沟镇作为该区仅有的两家省级重点中心镇走在了城乡建设最前列。
在淮安养老养生产业小镇,阳光新城项目正在紧张施工,该项目所有住宅均采用适老化设计,完全符合《老年人居住建筑设计标准》,生活配套尽在“5分钟服务圈”,成为淮安地区养老适老领域最新选择。在淮安商贸中心,总投资4.49亿元的淮安飞马曼度广场项目正式开工,诸多一线品牌将首次进驻淮安,项目辐射周边20万人口,为城市北部区域提供配套。
(下转A2版)
(责任编辑:凌薇)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0517网”的作品均为本网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