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轩
本报讯 近年来,朱码镇围绕“三个突出”,打造“文化朱码”,取得了令人骄傲的成绩。
对照标准,突出阵地建设。年内投入300多万元,围绕“八个一”标准,新建了850M2的镇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对红星、笪巷等9个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进行达标改造,文化事业投入力度、建设成效实现历史性突破。
围绕中心,突出活动开展。年内我们围绕省级文明城市创建、好人文化建设、学习宣传贯彻十九大等主题主线,精心组织开展各类文化活动,持续发力推进“以文化人”,有力提振了广大干群精气神,汇聚了跨越发展正能量。“书香朱码”经典诵读活动、优秀剧目巡演、身边好人评选、“安东百艺”画展等各类活动受到百姓好评。拍摄发布了原创微电影《过年去哪》,推出“游在朱码”、“朱凡纪念室”、“朱码地名溯源、红色基团”等系列专题文化报道,全力讲好朱码故事,唱响朱码声音。
挖掘资源,突出特色培育。作为市级剪纸非遗传承基地,镇文化站、相关村居专门设置了剪纸室,邀请非遗传承人定期前来授课,结合阳光扶贫积极打造花桥、韩陈等剪纸特色村。镇村书画室已成为全镇书画爱好者交流学习的重要平台,毛笔书法笔会等活动有了一定影响。潘刘“朱凡纪念室”、“红星民梦大舞台”、笪巷村“水美乡村”摄影展、嵇陆村“少儿读书角”、双河村“留守儿童儿童课堂”、军田村“田野书舍”等各具特色。对全镇各类文化资源进行挖掘整理,建立了朱码乡土文艺人才库,为文化朱码建设提供了坚实的人才支撑。年内各项文化活动蓬勃开展,广大干群精神文化生活不断丰富,“以文化人”成效明显,评出“朱码好人”206人、“涟水好人”6人,镇级“文明家庭”860户,全镇信访总量持续下降,谋发展促发展正成为朱码十万人民的广泛共识和共同行动。
(责任编辑:凌薇)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0517网”的作品均为本网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