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7网

淮安市自媒体协会主办
— 创新 协作 开放 —

淮阴财政局新举措为民办实事

 

  ■ 朱雷 夏善安

  本报讯 2018年,淮阴区把农桥建设项目作为为民办实事工程之一,区财政局投入资金1630万元,计划建设农桥120座,以解决农民出行难问题,消除农村安全隐患。

  为了把这一惠民项目建设好,该局总结经验,重点落实四项举措

  一是农桥设计时全部经过地质勘探。在农桥建设前期工作规划设计时,对所有桥梁全部进行地质勘探,按照勘探的结果进行桥梁设计,对特殊地质特殊处理,从桥梁建设的源头消除安全隐患。

  二是对工程质量实行“双保险”。在农桥建设过程中,引入第三方检测机制,由监理单位和第三方检测公司共同负责工程质量管理。施工单位完成分项单元工程,需同时向监理公司和第三方检测公司共同报验,检查合格后才可以进行下一步工序。桥梁建设完成后,由第三方检测公司分座出具桥梁检测报告,内容包括桥梁每个部位的几何尺寸、强度、保护层厚度等指标,有效地对工程质量进行控制。

  三是实行二维码标识管理。淮阴区在工程项目管理过程中积极开动脑筋,在建设完成后的桥梁上全部安装手机二维码标识,手机扫描后显示该桥梁建设前的照片、开完工时间、参建单位的信息,对桥梁建设的信息予以公开。让群众了解桥梁建设情况,有利于全社会对农桥工程的监督。

  四是项目全程跟踪审计。农桥建设是2018年淮阴区政府为民办十件实事之一,为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区政府要求区审计局提前介入、全程跟踪审计。

(责任编辑:凌薇)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0517网”的作品均为本网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分享:

评论专区

文明上网,理性回复!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