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网

包 容 天 下 崛 起 江 淮
— 淮 安 地 方 门 户 —

因地制宜谋发展 强村富民奔小康

 

  ■郭谦 季武

  本报讯 淮城街道运东村地处淮安区老南门外,南邻淮河入海水道北堆,西邻里运河东堆,东邻高架桥,北邻商贸城,总面积1.3平方公里,现有10个村民小组,685户,3500余人。

  2000年前,运东村是一个纯农业村,村集体没有象样的支柱产业,农民主要靠种植粮食和蔬菜为生,仅有几户村民在淮江公路东西两侧搞些小规模木材、钢材经营,是一个集体经济无收入、村干部工资发不出、农民人均纯收入2000元、在原淮城镇排名靠后的落后村。

  2000年7月,淮河入海水道工程建设,运东村整体搬迁,并征用该村90%以上土地,农民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一度时期,大部分村民感到彷徨焦虑不安,有的阻挠建设单位正常施工,有的因土地补偿费分配问题上访,造成了社会不稳定。面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双重压力,区人大代表、村委会主任郭建中等村“两委”班子成员面对现实,正视困难,一方面耐心细致地做好失地农民的思想转化工作,让农民从单纯的以地生存、以地致富的传统思维中解放出来,寻找新的发展之路,开拓新的致富之门;另一方面按照“理顺新思路,破解新难题,抢抓新机遇,谋求新发展”的思路,在党员干部中开展“带头创业、带领致富”的“双带”活动,引导帮助群众发展二、三产业,走出一条全村创业、全民创业的发展之路、致富之路。

  为了发展集体经济,带领群众致富,脱掉落后帽子,郭建中坚持走出去,到周边华亭、螺蛳街等先进村居学习取经,借鉴华亭村兴办专业市场和螺蛳街村发展路边经济的成功经验,回来后通过市场调研和实地考查,立足本村实际,提出利用剩余边角地新建专业市场,发展传统产业的强村富民之路。2002年在淮江路西侧12亩边角地上建成运东木材市场,2005年在淮江路东侧20亩边角地上建成运东钢材市场,在里运河堆堤东侧7亩废水塘和边角地上建成运东煤炭货场,将原淮江路两侧零散木材、钢材经营户和沿里运河堆堤两侧零散煤炭经营户集中到专业市场经营,新增木材、钢材、煤碳等个体私营大户30户,并带动了本村运输、装卸产业的发展。每年为村集体增加收入2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万元。

  通过几年的发展积累,运东村具备了加快发展的条件。从2010年起,郭建中和村“两委”一班人利用紧靠新世纪商贸城的优越条件,加快商贸、仓储等村级创业点建设,使运东村发展迈入了快车道。2011年5月建成了900平方米运东农贸市场和商联超市,2012年在健身广场南侧建成了2300平方米仓储房,2013年、2014年先后建成了运东小区中心路南端东、西两侧7800平方米仓储房,2014年建成了运东建材市场二期4300平方米仓储房等。经过短短几年跨越式发展,运东村共建成15000平方米仓储房,每年村级集体经济纯收入200余万元。

  在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同时,郭建中等村“两委”班子成员不断加大公益事业投入,积极为民兴办社会福利事业,让全体村民共享经济发展成果。近几年来,投入100余万元,改造铺设运东小区道路5000余平方米,下水道1200余米,植绿6000余平方米,改善了村民生产生活环境。从2015年起,每年为50周岁以上村民代缴医疗保险,为80岁以上老人送上400元至800元不等的祝寿金,对考取大学的学生给予1000元以上助学金,组织开展“扶弱助困”活动,春节给予困难户300-500元的经济救助,对病灾户伸出援助之手,视情给予500元至3000元的救助,帮助他们度过生产生活难关,让他们感受到集体大家庭的温暖。

  郭建中以干事“实”、做人“公”、当官“廉”,取得了群众的信任和支持,以经济社会发展的丰硕成果赢得了群众的尊敬和拥护。目前,全村上下正在围绕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共同目标,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形成团结一致、共谋发展的良好氛围。

(责任编辑:凌薇)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0517网”的作品均为本网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分享:

评论专区

文明上网,理性回复!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