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网

包 容 天 下 崛 起 江 淮
— 淮 安 地 方 门 户 —

多措并举平坟还田 助力美丽乡村建设

 

  ■ 王一谭 蔡玲

  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一环。传统的墓葬,堆砌的坟头,立起的墓碑,成为发展乡村生态文明、推进乡村振兴的障碍。为此,王兴镇在区委区政府的统一部署下,开展清碑平坟,全面治理“三线六区”视野范围内的裸露坟墓,并对迁移或平毁后的墓基及时绿化或恢复耕地。清碑平坟只是文明安葬的起点,王兴还将采取政府补贴、村民自筹等方式,建设公益性公墓、骨灰堂,倡导生态葬,解决村民安葬问题,抓好王兴新农村建设的工作提升。

  多举措大力宣传

  广泛发动博支持

  镇村道路两侧的坟墓乱葬、墓碑林立的现象,损坏了文明村镇的形象,也妨碍了乡村旅游和现代农业的发展。镇主要领导根据上级文件精神对公益性公墓建设和散葬坟墓整治工作进行了多次布置强调。在12个村通过召开村党员干部座谈会、党群议事会做好群众宣传教育引导工作,同时采取悬挂横幅,张贴标语,广播喇叭,村委会张贴殡葬管理告知书等多种形式进行了广泛宣传发动。并挨家挨户宣传清碑平坟,还发了移风易俗倡议书,倡导村民将地里的祖坟拉平,大力宣传移风易俗新风尚。

  党员干部带头

  村民积极响应

  这次平坟清碑行动启动后,王兴镇党员干部在全镇率先开展道路沿线及周边环境整治。各村首先是村两委和党员带头,同时,发挥村红白理事会的作用,进家入户进行说服动员,讲清破建陋习、开展移风易俗的道理。另外,集体投入对难以人工清理的墓碑进行机械清理。截至目前,全镇共清理坟头6972座,沿线环境为之一新。

  大力推进公墓建设

  鼓励生态葬公益墓

  考虑到镇里财力有限,依托现有公墓点(肖荡村境内,占地约7亩,现有空间约3.5亩地)作为公益性公墓建设的一期,在原有公墓点内重新规划新建墓穴,修缮现有的骨灰堂,确保新去逝人员的骨灰有所埋放和寄存。目前公墓一期即将启动建设,9月底前投入使用,10月份全镇范围内不再出现新的坟墓和新的硬化坟墓,预计将建成750个墓穴和500个骨灰盒寄存处。

  总之,寄托对先人哀思的方式很多,该镇还将加大宣传鲜花换纸钱、丝带寄哀思等新颖的形式缅怀先人,一句话,厚养薄葬,才是子孙应该做的,这也是美丽乡村建设的必然要求。

(责任编辑:凌薇)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0517网”的作品均为本网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分享:

评论专区

文明上网,理性回复!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