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网

包 容 天 下 崛 起 江 淮
— 淮 安 地 方 门 户 —

市四院开展 B超引导下PICC置管技术

 

  ■朱丹 庄颖 张丽娟

  近日,市四院两名静疗专科护士在B超引导下应用改良塞丁格技术,成功为一艾滋病和结核病患者顺利施行PICC置管术,为患者的后续治疗建立了一条无痛、通畅的绿色静脉通道,避免了反复穿刺给病人带来的痛苦,为治疗的连续性提供了保障。

  PICC(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是指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为患者提供中、长期的静脉输液治疗。B超引导下改良塞丁格置管技术改进了传统的PICC置管方法和进针部位,通过超声引导的帮助确定位置、深度以及穿刺部位,可直观显示血管解剖结构,全程可见,该方法损伤小、定位准、极大地提高置管成功率,有效降低并发症,减少静脉穿刺的次数,大大减少了患者的痛苦和伤害。

  随着科技的进步与发展,临床护理和输液要求的提高,B超引导下PICC置管术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此项技术多用于需长期静脉输液、化疗、胃肠外营养、使用刺激外周静脉的药物,缺乏外周静脉通道、家庭病床的病人、早产儿等。

  B超引导下PICC置管术的成功开展填补了市四院在该项技术上的空白。标志着该院静脉治疗技术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此项技术的应用将为医院中长期静脉输液、尤其是静脉穿刺难度较大的患者提供更安全、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责任编辑:凌薇)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0517网”的作品均为本网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分享:

评论专区

文明上网,理性回复!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