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李文俊 薛艳会
李大书,今年65岁,18岁参加工作,担任过洪泽区岔河镇金李村生产队会计、村会计、主任,担当村党支部书记21年,在基层一干就是42年,直至2013年退休卸任。李大书从基层干起,对待工作兢兢业业、勤勤恳恳,把一个贫困落后村改造成先进村,多次获评省文明村和区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2005年他被评为淮安市劳动模范,2007、2008、2009年连续三年荣获市“百佳村官”称号。
掘得鱼塘首桶金
1992年,李大书上任时,村里尚有15万元外债。因为村里没资源、没项目,李大书整天琢磨着怎么能搞个来钱的项目。他在村里转来转去,思前考后,最终将目光落到村里一大片低洼地上——这里土质不好,种稻种麦收益差,不如开发出来做鱼塘。
李大书带领村“两委”理清发展思路,说干就干。那时候,没有挖掘机,只能用铁锨挖、担子挑。看着村干部干得欢,有些村民还嘲笑说,“他们自己有好处,当然愿意干。”为了做通村民思想工作,李大书和几个村干部白天上工,晚上召集村民开会,从晚上八点一直到凌晨三四点,从洼地目前的情况说到鱼塘以后的发展。对于大家担心的“大伙儿出力,最终村干部个人得好处”的疑虑,李大书拍胸脯向大家保证:“挖鱼塘不是为哪一个人,是为了集体发展,将来收益一定是全村人的。”就这样,全村300多个劳动力被调动起来,大干一个多月,300亩的鱼塘终于挖成了,当年就获益四万多元。
(下转A4版)
(责任编辑:凌薇)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0517网”的作品均为本网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