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记者 杨丹丹
“《政府工作报告》总结成绩令人振奋,部署工作思路清晰,让我们对淮安的未来充满信心。”市委教育工委书记、市教育局局长张元贵说。
2018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教育事业健康协调快速发展,教育现代化监测得分持续保持苏北第一,政府教育履职考核得分位居苏北第一,义务教育“全面改薄”经费投入完成率全省第一,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受到中央文明委表彰。“新的一年,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市‘两会’精神,以全面加强教育系统党的建设为保障,以教育现代化建设为统领,着力构筑人才质量高地,努力创造更多亮点特色。”张元贵说。
推进资源配置高质量。加强教育资源建设,增强教育的选择性,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启动实施学校建设项目85个,完成项目40个以上,确保完成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新改扩建、提升幼儿园30所,新改扩建中小学15所”。
推进教育惠民高质量。巩固无证园治理成效,推进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与管理。深化集团化办学“全纳”模式,构建优质资源共建共享的淮安模式。全面开展课后延时服务。全方位关心关爱留守儿童,落实好教育资助政策。
推进人才培养高质量。坚持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以“广德育”工程、中小学生品格提升工程为统领,探索新时代淮安中小学德育工作新模式。保障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开齐开足体育课程,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深化“广教研”活动,做好教学质量监测,进一步提高各学段学业质量。
推进师资建设高质量。优化教师管理机制,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建立师德考核负面清单制度。完善全员培训体系、梯队发展机制,加强领军人才建设,深化优秀校(园)长培育工程,加强高层次教育人才考核与管理。
推进服务发展高质量。落实文明城市创建任务,建立文明校园创建常态化工作机制。深化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组建一批产教联盟。完善全民终身教育体系,开展好社区教育培训活动,为服务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责任编辑:凌薇)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0517网”的作品均为本网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