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网

包 容 天 下 崛 起 江 淮
— 淮 安 地 方 门 户 —

古城水乡行

■融媒体记者 杨尚

对山东的印象,是几年前去一个同学的家乡,受水泊梁山故事的激励,拿吃饭的碗倒酒喝。一碗酒还没喝完,眼睛已迷迷糊糊,看啥都成了美丽的风景,感觉人生达到了高潮。

今年春节期间,不想出远门去人挨着人的景区凑热闹,于是决定去只有200多公里的台儿庄游玩——一来可追忆台儿庄大战中的先烈;二来听说贯通南北的京杭大运河改道台儿庄,当地被打造成了一座水城。几天的行程,让我发现,大块吃肉、大碗喝酒的山东兄弟,玩起情怀,除了历史的厚重,还有水乡的秀气。

从游客服务中心出发,沿河而行没多远,就到了台儿庄大战纪念馆。台儿庄大捷是全面抗战、继平型关等战役后,中国人民取得的又一次重大胜利,毙伤日军约2万余人。纪念馆里,有出土的枪支、弹药、钢盔……特别令我振奋的是,馆内单独辟出一个展厅,专门展示台儿庄大战中各国记者的风采。当时,记者采访后,要将新闻报道用信件寄回上海、香港的报社,然后才能刊出。我们现在采访不用那么麻烦,稿子写好后,几秒钟就能传回报社。与这些新闻先辈们相比,我们缺少了枪林弹雨中的一往无前。

从纪念馆往前走好长一段路,才到台儿庄古城的西门。站在护城河桥上仰望城楼,乾隆皇帝手书的“天下第一庄”赫然在目,陡升出历史的厚重。下一层楼门楣上,悬挂着“中华古水城”五个大字。穿过灰砖青瓦、斗檐翘角的城门洞,青石板铺成的街巷曲径通幽,乌篷船组成的船队歌声悠扬。

在这座古城停留了2天半的时间,有水的地方就有灵气。驻足运河边,大脑不免思考一些问题,免得“上车睡觉、下车拍照、回家什么都不知道”。

台儿庄古城为什么行?原因有很多种,我初步从3个方面想了想——有故事,这个很重要。古城的繁华始自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贯通南北的大运河由徐州改道而来,成就了“一河渔火,十里歌声,夜不罢市”的台儿庄。随着漕运的没落,鲁南苏北交界处的台儿庄也逐渐衰败,却因为一场战争而名闻天下。采访这场战争的美国战地记者罗伯特·卡帕说:“历史上作为转折点的小城有很多——滑铁卢、凡尔登,今天又增加了一个新的名字——台儿庄。”有趣味,没有趣味就没人喜欢。古城墙、古码头、古民居、古街巷、古商埠、古会馆,10条主街、72条小巷、30里水街、108座桥梁、2.7公里城墙,客栈、酒吧、灯会、镖局,汇聚在这座2平方公里的古城,历史沧桑里的城墙街巷里藏着多少趣味?有智慧,瞄准定位久久为功。台儿庄隶属的枣庄1880年开始开采煤炭,1920年成为中国第三大煤炭基地,到了21世纪初,曾经辉煌的百年煤城走到了十字路口。自然资源可以枯竭,但历史文化却能源远流长。可是,战火摧毁后的古城,一片废墟,污水横流,保留下来的遗存不到10%。台儿庄人面临着世界城市建设中最难“啃”的两块硬骨头——资源枯竭城市的转型和历史文化古城的重建。不过,经过3年时间,邀请国内著名的文化、建筑、旅游等专家科学考证、反复论证,全国几十支最好的古建筑队伍汇聚于此,按照明清建筑风格重建古城。

“园林青葱似玉翠,满庭散香消挂虑;日夕奔波,千般牵挂,闲情最欢乐。”还是回到新春的闲暇时光中,偷得浮生半日闲。

(责任编辑:凌薇)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0517网”的作品均为本网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分享:

评论专区

文明上网,理性回复!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