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网

包 容 天 下 崛 起 江 淮
— 淮 安 地 方 门 户 —

盱眙优化公共资源交易营商环境

■ 高培

本报讯 优化营商环境是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也是县域经济重要的发展基础。公共资源交易一头连着政府、一头接着市场,壮大企业发展、激发市场活力,离不开良好的公共资源交易营商环境。近年来,淮安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盱眙分中心在提高服务质量与服务精准度方面积极做加法,在简政放权、降低交易成本方面不断做减法,在改革创新、推进电子化方面努力做乘法,在协助监管、打造公平有序交易环境方面持续做除法,不断优化营商环境,促进了市场发育,激发了市场活力。

做加法:

服务“加码”,发展有望

服务有为,发展有望;服务无为,发展无望。优化营商环境需要服务“加码”,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该分中心通过升级硬件设施,提升服务质量。在实现开评标相互隔离的基础上,综合运用门禁及密码柜系统、网络设备系统、高清数字监控系统、服务器及存储系统、信息发布系统、音视频系统和语音对话系统这“七大科技系统”,为中心的各个交易环节预防和遏制腐败起到了良好的效果,保证了服务质量,提高了服务效能。坚持需求导向、问题导向,提高服务精准度。严格落实一窗受理、一站式服务,常态化面向企业开展“问需求”“送服务”“送政策”活动,主动开门纳谏,收集企业意见,优化招标流程,延伸服务范围,开展送课上门活动,做到“一对一”“面对面”宣传最新的招投标政策,受到了广大招投标单位点赞。

做减法:

简政放权,大道至简

优化营商环境就要不断深化改革。该分中心拆掉一扇扇阻隔在政府与办事企业、群众之间的“玻璃门”,真正为企业松绑、为群众解忧、为市场腾位。不断推进“五个必须、五个一律”,即必须减流程,凡是涉及交易流程、备案流程的规定,一律只减不增;必须破藩篱,凡是增设准入门槛、设置市场壁垒、歧视非本地企业的规定,一律废除;必须还权益,凡是侵害市场主体权益的规定,一律纠正;必须降负担,凡是制度性增负、违规收费等增加企业负担的规定,一律废除;必须强规范,凡是有权任性的制度,一律修订,不断提升制度环境软实力,增强市场的吸引力、创造力和竞争力。不断放宽项目业主的招标自主权,提高公开招标数额标准和限额标准,且对限额以下项目不再要求必须进入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进行交易,从而压实了招标人的主体责任,提高了招标效率。

做乘法:

改革创新,效益倍增

该分中心大胆开拓,大胆探索,发挥“创新”的乘数效应,实现统一市场、公平配置基础上效率效益效能的不断提升。发挥好互联网经济增长倍增器、发展方式转换器、产业升级助推器的作用,紧紧围绕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工作部署,全力推进产权交易电子化,在全市率先启用电子化平台。通过网络竞价平台,对意向人实现了物理隔离,避免出现碍于情面纠结报价的局面,促进了意向人充分竞争。同时交易成本大幅降低,网络平台替代了拍卖公司,为交易双方各节约了交易额5%的拍卖服务费、意向人报名工本费,换来了市场活力的“乘法”。下一步,该分中心将继续以不见面交易作为创新探索的重点,提高电子化覆盖面,以全程不见面为目标,实现网上开评标。

做除法:

协助监管,违规必“除”

该分中心对于规避招标、围标串标等扰乱市场秩序的违法违规行为,做好“除法”,坚决整治、严厉打击。根据《淮安市整合建立统一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实施方案》要求,结合盱眙县实际,分中心提请县政府出台了《盱眙县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工作实施意见》,统一了全县的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相关制度规则、业务流程规范和交易平台服务标准,明确了公共资源交易活动行业主管部门、交易中心、代理机构等各方主体的职责,从根本上破解了“管办不分”和“分而不管”体制难题。截至目前,盱眙县住建局、卫健委已经集中到交易中心驻场监督,开创了“运动员”“裁判员”各负其责的良好局面,为强化公共资源交易监管打牢了体制基础。加强信用监管,抓好信用信息的归集、披露和应用工作,及时向“诚信盱眙”推送信用信息,倒逼市场主体树立“诚信一路绿灯,失信寸步难行”的从业意识。

(责任编辑:凌薇)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0517网”的作品均为本网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分享:

评论专区

文明上网,理性回复!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