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网

包 容 天 下 崛 起 江 淮
— 淮 安 地 方 门 户 —

以心换心 方得民心

 

  ■ 记者 唐筱葳 通讯员 项勇

  

  

  全国劳模李素丽说过,只有把自己的心掏给乘客,才能赢来他们的信任。

  以心换心。朴素的一句话诠释了劳模精神,也成为了工行淮安城南浦东支行行长周娟的人生航向标。

  自1985年12月进入工行,逾三十年间,她以满腔的热情、执着的追求,用心钻研业务,用心服务客户,以真心换得了社会各界认可。近年来,她先后荣获省工行优秀女职工、市金融系统“青年岗位能手”、省工行优质服务先进个人、省工行先进个人、淮安市劳动模范等光荣称号。2014年她带领城南支行营业室在全国近1.7万个网点中荣获网点竞争力提升最快前10名、并获得省工行服务先进集体、工总行优秀“职工小家”、淮安市“工人先锋号”。

  满腔热忱

  “当你轻轻地将老人扶着下台阶时……当你温馨地一遍遍提醒他帮他回忆会留什么密码时……他们会还你个满意的笑容,彼此的心中充满了温暖……愿我们的服务给人留下快乐,那是最甜最美的味道……”一如自己在省工行网讯上发表的《快乐服务》所言,周娟用真心服务,把最甜最美的味道留给了客户。

  这份甜美,淮阴中学的那对退休老夫妻曾品尝。那天,他俩本想从工资本上取出一些钱去看在外地的孩子,一划卡才发现工资还没到账,眼看班车就要发出了,正在着急间,“这是我自己的2000元,借给你们先用着吧。”周娟递来了2000元钱。

  这份甜美,工行的那位优质客户马老板品尝过。那天,他急需2万元周转,但理财赎回还有几天才到账。“多亏周行长将自己的钱借给了我,解了我的燃眉之急。后来我才知道,那是她为孩子上高中准备的学费。”

  这份甜美,网点附近一所小学的那位学生品尝过。那天,天已经黑了,他拿着一张工行卡,要到银行自动柜员机上取5元钱做回家的路费。自动柜员机哪有5元钱可取呢?结果是周娟给了5元钱让他回了家。

  这份甜美,那位80多岁的离休老干部品尝过。每个月,他都会来工行取他的离休金,岁数大了,周娟每次都跑出去搀扶。

  这份甜美,工行的那位超千万私银客户品尝过。最初她只是工行的中端客户,她在淮中上学的孩子,多亏周娟帮忙找老师补习、沟通,成绩进步飞快。她万分感动,就把在其他银行的存款都转来进了工行。

  最佳服务

  她坚持以服务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为重点,开展各种形式的优质文明服务推动活动。营业室的新员工较多,她利用每天的晨会和班后进行礼仪和柜面常用英语培训,并指导员工学习柜面常用哑语,提升服务质量,提高网点竞争力。开展员工体验活动,安排员工休息日到其他银行办理业务,亲身体验其服务环境、服务技巧等方面的特点;安排员工轮流做大堂经理,站在客户的角度体验银行的服务流程。通过不断的对服务细节的改进和完善,将支行打造成为“样板网点”。 

  2016年4月底,周娟轮岗来到浦东支行。浦东支行以个金业务居多,周围大多是中高档小区,网点员工老化。来到这个网点,周娟首先对员工进行服务规范化培训,提醒关键细节,并时时督促。周娟熟悉智能银行的所有业务,没有大堂,自己上!她带着客户体验智能银行,减少了等待时间,客户感到新颖、好奇,觉得智能银行强大,工商银行很牛!二季度省行的非现场检查,浦东是零扣分。

  无尽歉疚

  “我欠家人的,太多,太多!!”当谈及家庭,周娟飞扬的神采渐渐暗淡,她说,退休后,我要把时间全留给家人,把这些年亏欠的一点点补回来。

  周娟的爱人也在工行,共产党员,事事做在前。平时他俩都忙,周娟很少有节假日,父母身体不好,也难得去探望。父亲得肺癌住院时,她安排母亲和妹妹白天照顾父亲,自己和爱人值夜班,第二天照常上班,从未请一天假。父亲去世,周娟感到十分的内疚,伤感了很长时间。在父亲最后的日子都没能放下工作,好好地陪陪父亲,这让她永远无法释怀。最近母亲住院开刀,她仍然走不开,晚上下班才拖着疲惫的身子来到病房看母亲。对于自己的孩子,周娟更觉得欠她太多,从小到大,自己花在孩子身上的时间太少太少,工作中错过了孩子的童年、少年……不觉中孩子已经长大。

(责任编辑:凌薇)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0517网”的作品均为本网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分享:

评论专区

文明上网,理性回复!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