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网

包 容 天 下 崛 起 江 淮
— 淮 安 地 方 门 户 —

西顺河的畅想

 

  去年,就听说端午节那天西顺河的龙舟比赛很热闹。路远赶早集,今年端午,我们早早地就离开市区,去西顺河看看热闹的龙舟赛到底是什么样子。

  西顺河不是一条河,它是淮安市洪泽区的一个镇。西顺河镇始建于东汉,兴于明清。侧立于世界文化遗产洪泽湖古堰和张福河之畔。这是西顺河的底蕴,也是它的荣光和骄傲。

  端午的日头爬得快。当我们赶到西顺河时,已经是烈日当空了。我们顺着人流,赶到西顺河镇张福河村的张福河前时,来看龙舟比赛的村民和从外地赶来的游客,已把3公里长的河岸站得满满当当。整个现场人声鼎沸,歌声飞扬。好多架盘旋在空中的小飞机,在拍摄着这热闹的场景,也在记录着这幸福的时刻。

  一场龙舟比赛,原来不仅仅表达着人们对爱国诗人的纪念,还表达着水乡儿女对于美好生活的畅想。

  因为去年龙舟赛从四村八集来了好多人,今年,西顺河镇的领导在活动之初,就做了比较细致的规划和设计,其中包括线路的安排、看台的搭建、节目的组合、特产的营销等,尤其是在参赛队伍的选择上,他们不仅选派了镇里的村民加入其中,还特地邀请了其他县区乡镇的龙舟队一起参赛,在劈波斩浪中你追我赶,营造水乡激流勇进的奋发形象。

  随着一声枪响,参赛的龙舟就像湖边常见的野鸭,振翅贴着水面就飞了出去。一时间,水花飞溅,一只只龙舟在船头催征的鼓点声里,船桨整齐地入水出水,劈波斩浪地向前行进。这时,岸上观众的呐喊声,船的后方水面上的明星助演,把龙舟赛变成一个欢乐的海洋。此刻,向前是人们心中的唯一目标,胜利和喝彩则是生活给予他们的奖赏。

  在激情和欢乐之中,我看到的,是慢生活给予人们的滋养。从沿途停着的好多外地牌照的小车可以看出,到西顺河来看龙舟赛的人,还在享受着美丽的田园风光、有滋有味生活给他们带来的心灵的放松,让他们感受到生活的愉悦和多姿多彩。

  站在张福河边放眼望去,从湿地中自然生长出来的青青芦苇,将湖滨分隔成几何的条块。它和远方成熟的麦田不同,连片的麦田呈现的是满眼的金黄,而芦荡则在水的波痕间,呈现出婉约和等待之中的畅想。

  西顺河镇党委一班人都是一直生长生活在洪泽这座美丽的水城里的大湖子嗣,他们熟悉洪泽的泱泱大湖,也熟悉这里的一沟一河一草一木,把西顺河建设成典雅清纯的美丽乡村,就是他们的理想和梦想,今天的场景让他们对西顺河的明天多了一份期待。现在很多乡镇都在发展绿色经济,搞生态旅游,在美丽乡村建设上,西顺河镇突破了传统农业的窠臼,利用地处湖滨的独特的地缘优势,从文化着手,大力发展旅游经济,让农业、水产业、工业和旅游业并驾齐驱,为西顺河描绘出一个更加美好的前景。

  在西顺河人看来,搞龙舟赛也好,搞包粽子、抓鱼、碰船等水乡特色比赛也罢,都是为了搭建一个宣传自己、展示自己的平台,通过这样的活动,把人们吸引到西顺河来。就像龙舟比赛,人们就从中看到了西顺河人敢作敢为、一往无前的拼搏精神。

  漫步西顺河,在走访中,我对这块自然生态保持完好的乡镇又多了一份了解。

  西顺河镇地处洪泽湖的东北角,又地处二河的西岸,纵横的河汊就像一根根脉管,让西顺河在水练之间,充盈着激情和活力,也激荡着创造和梦想。都说水润万物,水让这块土地透逸着美好和灵气,也让这块土地勃发着理想和才情。能生活在水边,是一个人的福分。因为水能包容万物,水又能以滴水穿石等气概表达信仰和决心。

  西顺河镇总面积约20万平方公里,而水面面积近15万平方公里,水面约占全镇面积的四分之三,像这样被水滋养和厚爱的地方,水乡洪泽没有,恐怕全国也很少见。由于这里人和景美,张福河村80岁以上的老人占据全区之首,90岁以上的老人还箭步如飞。作为洪泽全域旅游的重要节点,西顺河镇立足“工业强镇、渔业富镇、旅游兴镇”的发展战略,正全力打造“中国洪泽湖渔家风情旅游特色镇”品牌,先后获得了全国一镇一品示范镇、中国最具特色名镇、中国最美乡镇、中国生态魅力镇等“国字号”荣誉称号。

  西顺河镇现有人口不到一万人,在镇党委和政府的带领下,他们用一双双勤劳的手,在建设着自己美丽的家园。为了大力发展旅游事业,西顺河镇近两年来,一直对景区街面的建筑进行贴近水镇文化特征的改造,使其在文化和气质上与西顺河镇更加切合。为了让游客在不同的季节都能感受到西顺河镇的不同的水乡特色,在养殖业之外,去年还从菏泽引进观赏和药用牡丹,一幅“春看牡丹夏观荷,端午龙舟重阳蟹”的生动画卷,正次第展开在人们面前。

  把西顺河变成一幅画,人在画中游,已经成为西顺河人的期待!

(责任编辑:凌薇)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0517网”的作品均为本网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分享:

评论专区

文明上网,理性回复!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