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网

包 容 天 下 崛 起 江 淮
— 淮 安 地 方 门 户 —

相约西顺河

 

  ■ 丁碧岚

  

  好友邀我端午节去她亲戚的家乡西顺河看龙舟大赛,我很开心。

  现代人出门总喜欢先找“度娘”,我也不例外。百度输入“西顺河”三字后,立即跳出“西顺河镇、西顺河二十六烈士陵园、西顺河牡丹园”,比一般的乡镇多多了,可见西顺河算个名镇。360百科则介绍:“位于景色秀丽的洪泽湖畔,全镇辖4村1居委会,水陆面积20平方公里,四分之三是水面,水产和芒硝(硫酸纳)资源丰富,自然风光独特,水陆交通便捷,开发潜力巨大,是洪泽湖区正在升起的一颗耀眼明珠。”这不禁让我对这片水土心驰神往、无限憧憬。        

  清晨,初夏的天空蓝得令人感动,阳光也善解人意,给你以恰到好处的舒适。出了市区,车子沿着洪泽湖二河岸边欢快前行。这实在是一条诗意盎然的道路。两旁粗壮葳蕤的树木,展开长长的臂膀,彼此交叉,浓密的树叶洒下一片厚实的荫凉,格外地舒畅。一边是视野开阔的河面,波光粼粼,荷叶恬恬,蛙鸣阵阵;一边是高树林立的河堤,绿草如茵,满目葱茏,欣欣向荣。不远处,金色的麦浪连绵起伏,丰收在望,令人豪情满怀。边走边欣赏,不觉间,目的地已到。

  在庄重大气的镇政府大院稍作停留,我们又乘上大巴出发了。在田间地头坐大巴,我这还是头一回。西顺河真是名副其实的“顺”“河”,路总是顺着河走,河到哪,路到哪。一条条河道交叉贯穿,一块块水田星罗棋布。一问才知道,荷叶下,不长莲藕,每亩可开五六千朵荷花,结五六千头莲蓬,经济效益可观。田边的道路很宽敞,且有保安维持,故而一路畅通,很快就稳稳地把我们一车人送到一个大广场。广场上非常热闹,我环顾四周,北侧是一排飞檐翘角、古色古香的渔家风情美食苑,西顺河作为“中国渔家风情园”,可见一斑。

  广场正中央,是一个高大宽敞的露天舞台,大红地毯,鲜绿背景,挥洒着热情的大字:“粽情端午 相约西顺河 寻找最强包粽子能手大赛暨文艺演出”。乐队正在调试,演员已经就绪,激动人心的表演很快就会拉开帷幕。好友得意地介绍道,这些漂亮演员,很多就是当地的渔家姑娘哦,她们个个心灵手巧,能歌善舞,待会有场见证这里悠久历史文化的重头戏——“洪泽湖渔鼓”,就是她们演的,可好看了。舞台的两侧,是由一顶顶大红帐篷组成的“方阵”,一边是专售地方特产的商家,在推介自己的宝贝。另一边则是众多的包粽子选手,围着大盆谈笑风生,临阵磨刀。一把把碧绿清香的粽叶,一盆盆花色各样的馅料。看着大嫂大妈小媳妇们个个手脚麻利,玲珑可爱的粽子接二连三地问世,让我忽地想起了欧阳修的那句“绿杨带雨垂垂重,五色新丝缠角粽”,情不自禁地跃跃欲试,挽起袖子。好友笑了:快走吧,好看的还在前头呢,那边龙舟赛快要开始了!我这才想起我们是来看龙舟赛的。

  以前也看过几次龙舟赛,然而看情形远远没有西顺河的这次壮观。我俩汇入人流,顺着清波荡漾的河道往前走,来到大河的分叉处。右拐弯向北的,是条宽大且望不到头的河堤,堤上完全可以用“人山人海”来形容,显然有众多闻讯而来的外地人。我挤过人群走近河边,好奇地往里看,只见开阔的河面上,或停泊或划动着一条条小船,船上的人都穿着彩色的演出服。停靠在中心位置的,是一艘造型考究的美丽画舫,雕花的窗子里,依稀可见着装靓丽的演员在走动,还仿佛听到他们试唱的歌声,婉转悠扬,似天籁之音,让人对接下来的演出充满期待。

  真是“人逢喜事精神爽,盛世今逢西顺河”。放眼望去,四周是一面面五星红旗和各色彩旗,随风招展,一只只硕大的灯笼气球飘在半空,拖着长长的宣传条幅扭动腰肢,“千年古镇神韵厚  幸福渔家风情长”、“拥抱碧水蓝天  体验渔家风情”,美好的字眼即刻就会把你带入一片片诗情画意中,令人如沐春风,心旷神怡。河中央是个小岛,花盆环绕,彩旗飞舞,几个巨大的龙虾、螃蟹、祥龙卡通模型,朝气蓬勃,栩栩如生,可爱极了。模型旁边错落有致地坐着几位白衣女子,每个人面前都摆放着一架古筝(抑或古琴,看不清),远远地只能看到她们个个面若桃花,灿若云霞,想必一定也是婀娜多姿、貌若天仙的。还有那边,踮起脚尖才能看到的,就是一艘艘昂首挺胸的龙舟了。运动员们着装统一,鼓手、划手、舵手、旗手,个个斗志昂扬,信心满满,一副胜券在握的王者风范,神气十足。

  往前不到百米,是红地毯铺就的主席台。一串串大灯笼把主席台装扮得十分喜庆,像红红火火蒸蒸日上的农家小日子。也是大红的背景墙上,“浓情端午 相约西顺河 端午龙舟大赛”几个大字端庄遒劲、饱满厚实,给人以充分的力量和坚挺的鼓舞。

  开幕式结束后,扣人心弦的龙舟大赛终于正式开始了。一时间,锣鼓喧天,彩旗飞舞,呐喊阵阵,冲破云霄。我哪里还能坐得住,拉起好友就钻进人群,两人兴奋得像小孩子,跟着龙舟随着人流涌向终点。蔚蓝的天空下,清澈的河面上,三艘龙舟劈波斩浪,齐刷刷地射出。靠右边的一艘最先脱颖而出,因为离我最近,所以看得十分真切。二十来个队员在船头鼓手有节奏的指挥下,粗壮黝黑的胳膊整齐划一地挥动,划出的水花、埋头的角度都一样高,难怪跑得这么快。选手中竟有大妈,她们健硕的胳膊同样结实有力,那双会烧一手令人留恋的渔家菜的巧妇之手,拿起船桨来,一点不比男儿逊色。听说队员们在比赛前一个多月就开始训练了,他们顶烈日,抗疲劳,顽强拼搏,勇往直前,彰显了龙的传人之精神风貌。这种热血沸腾的场面,让你瞬间就会联想到什么叫“团结就是力量”、什么叫“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岸上也沸腾了,成了欢乐的海洋,人们笑着跑着喊着,个个神采飞扬,都在喊运动员加油,或是为自己的村镇呐喊助威,“蒋坝镇加油”、“三河镇加油”、“岔河镇加油”!呵呵,瞧我们这些观众啦啦队,也不甘示弱,喊出了气势,喊出了斗志。

  九队选手被分为三组比赛。比赛间隙,镇政府特意安排了一场独居创意的水上文艺表演,真是不虚此行。首先登场的是一位国家二级演员,他站在由渔民划动的小船里,给我们带来一首节奏强劲的《嗨歌》,很多年轻的观众都跟着一起唱,水上岸边,欢歌一片。一些非常切题的乐器间断推出,韵味十足,精彩纷呈。如古筝表演《渔舟唱晚》、琵琶独奏《映山红》、葫芦丝独奏《荷塘月色》等,还有独特的乐器箜篌演奏的《天空之城》,这种古老的乐器表演我还是第一次现场见到呢。

  最精彩的要数渔民们自己上阵的演出,浓缩地展现了勤劳善良的西顺河人日常生活风情画。有传统捕鱼方式的《罱鱼》表演,讲究手、眼、身、法、步和力量融为一体的《撒网》表演,加深夫妻感情和默契、提高捕鱼效率的《夫妻双桨》表演,表达喜悦、强身健体、增进邻里感情的《花棒舞》表演等,妙趣横生,独具风味,赢得阵阵掌声、叫好声。我想这场视听盛宴若是放在晚间,配上灯光,效果一定会更加令人震撼。

  选唱的歌曲看得出也很用心、应景、扣题,弘扬了地方传统文化特色,令人大饱耳福,无比享受,心生共鸣。《美丽的洪泽湖》、《西顺河之恋》、《洪泽湖恋歌》,每一首都是这里渔民的至爱。“风也清爽,雨也妩媚,一湖清水,荡漾春光美”,是啊,美丽富饶的洪泽湖养育了一代又一代的洪泽人,团结奋进的洪泽人为了实现富强梦、中国梦,辛勤耕耘,敢为人先。醉人的歌声是对西顺河厚重历史文化坚贞不渝的颂扬,更唱出了西顺河人的共同心声。清风明月,湖水作证,他们正在用海纳百川的胸怀,建设生态乐土,喜迎八方宾朋……

  又一组比赛开始了,飞溅的浪花,飞舞的龙旗,飞驰的龙舟,飞向更加美好的明天。锣鼓声,呐喊声,喝彩声,生龙活虎,生生不息,亦真亦幻。

  目睹这幅乡情浓浓的龙舟竞渡风俗画,不知为什么,渐渐地,我的视觉朦胧了,我的心情沉寂了。原来我想起了那远古的荒芜的黯然的汨罗江,那面容憔悴的赤胆忠心的冰清玉洁的伟大诗人……“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诗人命运之坎坷、之不幸,令人动容,不忍回顾。同样是一条大河,场景却截然不同。如果,他老人家能够活在幸福美好的今天,能够看到翻天覆地的现在,那该多好。我们的西顺河只不过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个缩影,他老人家看到我们伟大祖国之国富民强,广大百姓之幸福安康,该会多么欣喜若狂,以至于热泪纵横啊。相信,我们这位永远的大诗人一定会看到的。

  西顺河,我一定还会再来的!

(责任编辑:凌薇)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0517网”的作品均为本网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分享:

评论专区

文明上网,理性回复!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