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通讯员 肖秀丽 记者 左文东
【人物档案】
李咪弟,女,1977年9月生,涟水县人,中共党员,汉族,南京工业大学研究生毕业,现任江苏银行涟水支行行长,先后获得淮安市消防先进个人、淮阴区先进个人、涟水县见义勇为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李咪弟是土生土长的涟水人,能为家乡发展做贡献自然是她的心愿。作为银行基层领头人,她深知,全力以赴做强金融服务、支持地方发展是事业的重心。
眼下,“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热潮涌动,不少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都面临融资难题。李咪弟发现,江苏银行在服务中小企业方面有很多值得称道的创新服务和产品,但因为政策原因,不少涟水企业没有享受。带着让涟水小微企业实现“秒贷”融资的愿景,她开始积极向上级争取政策倾斜。可是,政策倾斜谈何容易,没有扎实过硬的可行性研究一切免谈。于是,她立即带领团队着手调研,实地考察、搜集信息、整理资料、逐级汇报……占用了很多个休息日,就在“总行、分行的门槛都快被踩烂了”的时候,她的付出赢得了回报——江苏银行涟水支行最终获准推广“税e融”、“商e融”等契合中小企业融资需求的“无抵押、无担保”金融产品,并联合涟水县国税局共同组织推介,为该县小微企业开辟了一条融资“绿色通道”。截至今年3月末,江苏银行涟水支行小企业贷款余额跃升至9.9亿元。
地方经济和企业、老百姓服务得好不好,业绩说了算。为解决“三农”抵押贷款难题,李咪弟带领团队成员深入田间地头,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经营者等创业群体推介新型融资渠道;为了满足个人客户的金融理财需求,她带领团队大力推广卡易贷、及时贷、卡大额消费分期、个人按揭等个人信贷产品……从今年年初到3月末,江苏银行涟水支行在该县工业经济、城镇化建设、民生服务等领域累计投放贷款6.78亿元,截至3月末,各项贷款余额达16.05亿元。
2015年年底,涟水县滨河新城棚改基金项目进入关键时期,就在李咪弟完成了所有前期工作准备去南京争取审批资格时,一场暴雪不期而至。怀揣着项目审批绝不能耽误的信念,她顶着鹅毛大雪赶往南京,从上午10点到下午5点,平时只要2个多小时的车程竟走了一天。一到南京,她顾不上吃饭,立刻与上级单位和相关部门人员商讨审批事宜……当项目顺利通过审批时,已经将近凌晨,而为了不影响接踵而至的后续工作,她立刻又踏上返程之旅。
涟水县棚改基金项目事关民生,意义重大,单笔贷款16.6亿元的数额堪称涟水金融系统之最,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任务特别重、时间特别紧的大项目,承担运作任务的江苏银行涟水支行团队仅用不到50天的时间就走完了从审批到提款的所有流程。李咪弟深知,这些钱是用于当地棚改拆迁安置的,老百姓在眼巴巴地等,每迟一天,滨河新城的拆迁工作就要拖延一天。
今年“五一”前夕,李咪弟获评“淮安市劳动模范”称号。
从2000年大学毕业来到淮安市商业银行信贷科工作,到如今担任江苏银行涟水支行行长,17年过去了,李咪弟从一名青涩的大学生成长为一位勇于担当的成熟女性。回首往昔、面向未来,李咪弟说:“责任让人成熟,责任成就人生,对家乡的热爱激励我一如既往地肩负起工作的责任。”
【记者手记】
从“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到“知识型、创新型、智慧型”,劳模的结构在变、形象在变、工作方式在变,但不变的是他们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精神;是他们对职业、对社会、对国家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李咪弟的工作是平凡的,但她却在平凡的岗位上无怨无悔地用自己的青春散发着光和热;以实际行动践行着自己的诺言,用心血与汗水在平凡的岗位上做着不平凡的事情。
(责任编辑:凌薇)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0517网”的作品均为本网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