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杜勇清 通讯员 盛杰
本报讯 今年以来,淮安司法行政系统运用“互联网+”思维,在护航企业发展、构建和谐村居、化解矛盾纠纷等领域频频出招,锻造形成了“律企同行”、“智慧法务”、“网上驿站”等多个特色品牌。
“律企同行”,当好“法律保姆”。去年起组建“百名律师法律服务团”入企开展上门服务,今年4月,市司法局与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合作,开发上线了“律企同行”手机APP,企业只需按下这款手机APP“求助键”,即可全天候享受“互联网+律企订制”法律服务,整个过程不超过5分钟。目前,这一服务模式已在全市1000余家企业得到运用,辐射台资工业企业、外资企业、重大项目等多个领域,累计为企业挽回经济损失近2亿元。国家司法部、国务院台办先后向全国推广淮安“律企同行”经验做法。
“智慧法务”,连通“千家万户”。今年5月,清江浦区司法局从方便群众的角度切入开展服务创新,对全区所有驻村居法律顾问进行调整和充实,由115名驻村居律师作为微信群主,在全区115个村居建立司法惠民服务微信群,辐射全区近6万个家庭。截至8月底,该区115个村居司法惠民服务微信群成员已近4万人,推送普法信息600多条、以案释法案例230个,接受群众法律咨询7000多人次,代理涉法案件87件,提供法律援助26件。此举受到省司法厅厅长柳玉祥批示肯定,并被省司法厅信息快报以专题形式在全省推广。
“网上驿站”,打开“心灵密码”。在淮安区,由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喻文忠担任版主,在当地网络论坛“淮安人网”上发起的矛盾纠纷网上调处阵地,正在成为该区化解矛盾纠纷、解开纠纷当事人心结的“网上驿站”,打通了矛盾纠纷调处服务的“最后一米”。截至目前,该阵地已累计调解各类矛盾纠纷586件,调解成功率达99%,协议履行率达100%,其做法在全市推广。与此同时,全市已建立100多个矛盾调处服务微信群,借助司法行政一体化智能平台和微信平台,全市所有调解完结的案件录入准确率达100%。
(责任编辑:凌薇)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0517网”的作品均为本网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