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网

包 容 天 下 崛 起 江 淮
— 淮 安 地 方 门 户 —

今年花胜去年红

■通讯员 支梅 刘源

当和煦的春风又一次吹绿淮河两岸的时候,当五彩的鲜花又一次迎风绽放的时候,淮阴区卫生健康委又一次名列全区行风软环境建设“十佳”榜单。这已是该委连续8年入围全区软环境建设评比“十佳”单位之列、连续四年位列“十佳”之首。

对于一个有着4000名职工的卫生健康系统来说,摘得这顶耀眼的桂冠格外不易……

33个项目

书记抓党建暖民心

4月19日下午,88岁的烈士遗属陈秀兰老人一见身着红色马甲的家庭医生走进院门,乐得脸上笑开了花:“看到红马甲,就知道你们来了!”

陈秀兰老人是革命老区——淮阴区刘老庄镇郑河村人,患有高血压、慢性支气管炎多年。她所说的红马甲是刘老庄中心卫生院书记抓党建项目“红马甲示范团队送温暖”的身份标志。该项目是区卫生健康委2018年书记抓党建项目之一,主要对辖区内所有烈士遗属、建档立卡低收入户、计划生育特殊家庭、敬老院老人等特殊人群提供免费个性化生活及健康服务,深受当地群众欢迎。

为进一步抓好党建工作,增强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区卫生健康委从2018年起实施党委(总支、支部)书记抓党建项目,将基层党建与行业发展紧密结合,全系统共实施“党建+健康扶贫”先锋行动等33个书记抓党建项目,突出党建引领,聚焦惠民利民,通过开展优质服务、实施健康扶贫、关爱特殊人群等,以实际行动为健康奠基、为党旗添彩,催生出“渔民健康驿站”“红色天使助力健康精准扶贫”“家庭医生实践党课进基层”“红马甲示范团队送温暖”“党建+健康扶贫”先锋行动及“蓝盾365党建品牌”6个书记抓党建优秀项目,取得了聚党心、暖民心的良好效果。

342万人次

基层首诊同受益

看着身边安然酣睡的小宝,吴集镇的吴女士想起自己临产前那惊心动魄的30分钟,不由心有余悸。那天夜里,已经足月的她,突然感到肚子疼,情急之下向区妇幼健康服务团队的包玉梅求救。包玉梅当即为她开通产科绿色通道,吴女士一到医院便被送入产房,十几分钟后,顺利产下一名男婴。

包玉梅所在的妇幼健康团队是区卫生健康委拓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内涵、提升服务针对性的创新之举。从2017年开始,区卫生健康委在以全科医生为主的家庭医生团队中,引入专科医生加入其中,先后成立妇幼、口腔专科团队,为辖区签约居民提供有针对性的专科医疗服务。妇幼、口腔专科团队自成立以来,已累计到基层随访238次,开设孕妇、口腔讲座187次,服务群众28100人次,《健康报》《新华日报》先后予以采访报道。

在提升服务质效的同时,全区基层医疗环境也有了进一步改善。老张集卫生院门诊楼建成投入使用,25个薄弱村卫生室完成提档升级改造,刘老庄骨科、徐溜产科和果林消化内科成功建成省级特色科室,南陈集、丁集、渔沟、刘老庄中心卫生院入围全市首届“十强乡镇卫生院”。

医疗环境的改善与服务能力的提升,使越来越多的当地居民果断选择基层首诊,2018年,全区基层门急诊人次达342万人次。

8年“十佳”

源于系统好行风

2018年7月10日上午10点半左右,三树卫生院导医台张某值班时不在岗。区卫生健康委党委经查实后决定给予其待岗三月,同时进行书面检查问责,并在全系统予以通报。

像这样的督查通报,该委2018年共下发8期,通报38人、问责38人、约谈19人、函询30人次、政纪处分9人。

严格的督查问责,为全区卫生健康系统树立良好的行业作风提供了有力保障。该委以《加强医疗卫生行风建设“九不准”》《医疗机构从业人员行为规范》为重要内容,不断加强行业规范和行业作风建设;以党员干部为重点,在全系统开展“远离回扣,廉洁行医”“规范医疗行为,净化医疗环境”“三查三清”等13项专项整治行动,取得良好成效——再次以总分第一的成绩,名列2018年全区行风软环境建设“十佳”榜单。这已是该委连续8年入围全区软环境建设评比“十佳”单位之列。

(责任编辑:凌薇)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0517网”的作品均为本网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分享:

评论专区

文明上网,理性回复!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