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网

包 容 天 下 崛 起 江 淮
— 淮 安 地 方 门 户 —

带领残疾人致富奔小康

■融媒体记者 左文东

通 讯 员 陆耀琴 羊明明

从打工仔到自己当老板、从门外汉到特禽养殖专家,十年间,涟水县红窑镇义兴村云泰养殖场负责人胡波靠自己的双手,搭建起淮安最大的蓝孔雀养殖基地,并带动周边农户和残障人士一同创业致富。云泰养殖场发展到如今的规模,也是胡波没想到的。十几年前,他独自前往昆山找工作,由于右脚先天残疾而处处碰壁。一次偶然的机会,胡波接触到蓝孔雀,并决定试着养殖。

“蓝孔雀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被誉为‘吉祥鸟’,它头顶华丽桂冠、身披五彩霞衣,是一种极具观赏价值的鸟类。其肉质细嫩、野味浓郁、鲜美可口,特别是蓝孔雀汤,味道更是鲜香无比。现代科学证明,蓝孔雀肉蛋白质含量高达百分之二十三,富含人体所需的十八种氨基酸,是一种低脂肪、低热能、低胆固醇的营养肉食。”胡波告诉记者,蓝孔雀浑身是宝,不但肉质鲜美,还具有极大的药用价值,“由于没有掌握相关技术,一开始养殖的时候遇到很多困难。”对此,胡波并没有心灰意冷。为掌握孵化技术,他查阅大量养殖书籍、上网搜集资料、拜访资深养殖户,开始新一轮试养,并取得成功。

创业期间,他遇到的最大难题是蓝孔雀的疾病防疫。为解决这个问题,胡波不仅到各大养殖场进行专业的理论与实践学习,还从网上寻找技术填补自己这方面的知识空缺。云泰养殖场从开始的四五只蓝孔雀到现在的规模化养殖,和胡波的自强自立精神密不可分。

胡波通过自身努力发家致富,这种精神感染了很多人,其中包括残联专职委员。得知胡波的事迹后,涟水县乡镇残联专委为他办理了残疾人自主创业补贴。2017年,涟水县残联在当地举办一期特禽养殖培训班,旨在让更多的残疾人通过学习特禽养殖技术脱贫致富。县残联表示,残疾人想要养殖蓝孔雀可以到胡波处购买幼苗,并给予80%的补贴。此举不仅提升了胡波的知名度,还带动周围群众共同致富。之后,胡波着手增加特禽品种、扩大养殖规模、引进“基地+加盟户”的先进养殖模式,带动周边农户和残障人士一同创业致富。“在家口打工,不仅能赚钱,还能学到技术。”养殖场工人秦天荣告诉记者。

另外,云泰养殖场还被认定为涟水县残疾人扶贫基地。为打通销售渠道,胡波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销售模式,产品全部销往江浙沪及广东、江西、湖北等地。经过十年的打拼,如今的云泰养殖场已有两家加盟户,特禽也由最初的蓝孔雀单一品种,发展到现在的番鸭、珍珠鸡等十多个品种。其中仅蓝孔雀年出栏量就有1200只,年收入达到七八万元。

(责任编辑:凌薇)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0517网”的作品均为本网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分享:

评论专区

文明上网,理性回复!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