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网

包 容 天 下 崛 起 江 淮
— 淮 安 地 方 门 户 —

雾霾都能治,飞絮何所惧

□ 于 平

近期,北方地区进入飞絮时节,给民众带来不少烦恼。除了容易引发过敏、加重哮喘和支气管炎等问题,还会带来火灾隐患,甚至影响PM2.5监测仪等设备的正常运转。

飞絮的主要来源是借风力散播种子的雌株杨柳树——每棵雌株杨柳树每年春季能制造30万至1500万枚飞絮,平均重量达1公斤,而北方不少城市有数以百万计的杨柳树。

在历史上,这些被大家吐槽的杨柳等有絮树种,曾是绿化的功臣。毛白杨等因成材快、成本低、易维护等优点,成为绿化主力树种。事实上,即便到了今天,杨柳树仍在城市绿化中扮演积极角色,如果像一些人建议的那样一砍了之,不仅影响市容,更破坏城市生态。如何妥善处理城市绿化与飞絮扰民的矛盾,需要有精细化管理的思维和对策。

飞絮治理不宜久拖不决。鉴于漫天飞絮真真切切地影响了老百姓的日常生活,相关部门理应有更“精细化”的作为。

治理飞絮,需要有更精细的顶层设计。在几十年前,如何选育生长更快的树种曾是国家科技攻关的重点研究项目。如今,如何矫正城市绿化规划考虑不周导致的飞絮烦恼,也应加大科技攻关力度。一方面,树木嫁接技术、化学药剂控制飞絮、培育无花粉的新品种等研究,须推进得更快一些;另一方面,逐步用更合适的绿化树种替代有絮树种,也可在经过科学论证之后提上议事日程。

飞絮治理并非朝夕之功,但精细化管理可以将飞絮的负面影响大幅降低。比如,有研究表明飞絮爆发的程度与温度变化有关,气象部门可以提前发布“飞絮预警”,在飞絮集中爆发之前,环卫部门通过压水枪、高压喷雾车、雾炮车等冲洗树木,都可降低飞絮危害。

比飞絮更恼人、对健康危害大得多的雾霾,通过有效治理,短短几年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很多人认为告别“霾伏”不再是奢望。我们相信,飞絮难题的“难度指数”应该远远小于治理雾霾。民之所呼,就是政之所向,拿出治理雾霾一样的决心,小小飞絮何所惧?未来,我们的春天一定会更加美丽。

(责任编辑:凌薇)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0517网”的作品均为本网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分享:

评论专区

文明上网,理性回复!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