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网

包 容 天 下 崛 起 江 淮
— 淮 安 地 方 门 户 —

枯木逢春焕发生机

■通讯员 吴洪武 王淑臣

“真是没想到,这块土地能拍出如此满意的价格,溢价高达62%。法院的做法,令我们十分信服!”前不久,在清江浦区法院,一场紧张的现场拍卖活动顺利落幕。当一位竞拍人以323万元的价格拍得某企业名下的土地使用权时,现场全体债权人起身鼓掌,连声称赞。

事情还得从该院审理的一起破产案件说起。

困局:两次流拍债权无法兑现

在清江浦区和洪泽区交界的和平镇工业园区内,占地近30亩、主要经营混凝土搅拌的淮安沪苏混凝土搅拌有限公司,在2015年运转陷入困境,濒临倒闭。不久后,该企业债权人正式向法院提出破产申请。针对该企业的债权确认之诉不断涌入,耗时一年多后,清江浦区法院最终确认该企业共有21笔债权、金额2500余万元。

债权得以确认后,法院对该企业名下的唯一财产,也就是近30亩土地使用权及附属物启动评估、拍卖程序,不料却连续两次遭遇流拍。

困难倒逼思路创新。作为这起破产案件的承办人,清江浦区法院法官陈斌发现通过正常的网拍程序,无法顺利处置这一土地使用权。“这一地块既不靠河边,也不靠路边,离宁连公路还有几公里。但是目前有一家经营粉煤灰的企业临时租用该土地用来堆放材料,如果愿意竞拍,将会省去搬运的负担。”陈斌为这一地块的拍卖动了不少脑筋。

多赢:法庭竞拍现场高潮迭起

陈斌担心,再继续通过网络拍卖,估计还是以流拍而告终。他动员破产管理人和债权人广泛在朋友圈发布信息,把拍卖的消息多渠道传播开来。

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最终有两位竞拍人意向较强,其中一位就是该土地的租赁方。陈斌与管理人再次召集债权人商议,大家一致同意采用现场拍卖的形式竞拍这一地块,竞拍地点就设在清江浦区法院。

结果证明,这一集体智慧赢得了满堂彩。在拍卖现场,由到会的债权人见证拍卖全过程。“我们本来准备了五六轮的加价,结果加价竟达11轮。”工作人员说。

最终竞得这块土地的粉煤灰加工企业代表孙如荣满意地表示:“最后成交的价格尽管比较高,但也是我们经过慎重考虑的,这样可以预计到接下来的投入成本。我们此前就租用这块地堆放材料,如果这块地被其他人拍走,企业则要重新找地方。”

深思:护航民企更需破旧立新

在这起案件中,企业涅槃重生,不仅解决了社会矛盾,还为当地乡村经济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此次现场拍卖,由债权人到场见证,看到的是一笔明白账。“如果不通过这种方式来处理,那么每个债权人都会对企业的偿还能力寄予过高的期望值,认为它还有一块地在,甚至还有其他没有公开的账目。”清江浦区法院民二庭庭长花苗说。

债权确认、资产处置,是审理破产案件的两大难点。“僵尸企业”在进入破产程序时,多数企业净资产已为零。法院通过启动破产程序,将“僵尸企业”逐步清理、盘活,不仅能够防止一些不法分子打着企业的名号继续进行违法交易,还能在最大限度内使得所有债权人获得公平的清偿机会。

清江浦区法院副院长高嵩介绍,近年来,该院积极探索和尝试审理企业破产案件的新举措、新方法,在受理破产和清算案件、竞争性选任管理人、完善破产审判机制、创新财产处置方式等方面勇于改革,充分发挥破产审判对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和社会和谐稳定的双重作用。

(责任编辑:凌薇)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0517网”的作品均为本网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分享:

相关推荐

评论专区

文明上网,理性回复!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