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利军 杨林
今年65岁的朱女士,半年前突然出现头昏、乏力,左侧身体不能动弹,后到当地医院就诊,经查结果显示脑梗塞。治疗后的她,留下左侧肢体无力的后遗症。
朱女士出院后,整日愁眉苦脸、心情低落,老觉得头晕、胸闷、无力,一度对生活失去信心,并产生轻生的念头。家人为帮她走出阴影,曾带她到淮安多家医院就诊,效果均不理想,后经亲戚介绍到市三院心理科求诊。
据市三院心理一科主任杨林介绍,朱女士的症状,属于器质性抑郁障碍,即脑梗塞后抑郁。脑梗塞后抑郁是脑梗塞后重要的并发症之一,根据脑梗塞的部位不同,部分脑梗塞直接影响人的情绪中枢,从而诱发抑郁。即使脑梗塞没有对情绪中枢造成影响,很多患者脑梗塞后会遗留肢体功能或言语功能障碍,加之老年人与外界接触少、朋友不多等因素,极易出现焦虑不安、消极悲观、躯体不适、睡眠障碍等。除了脑梗塞外,脑出血、内分泌系统疾病等均可能导致抑郁症。
朱女士在市三院住院期间,杨林团队根据其病情,选择合适的抗抑郁药物改善其情绪,同时配以认知行为治疗等心理疗法,促进其恢复社会功能。经治疗,朱女士的病情逐渐好转,脸上也有了笑容,并能够主动外出活动,积极与家人沟通交流,对生活重新燃起了希望。
杨林表示,预防和治疗脑梗塞或卒中后抑郁,需要医院、家庭与社会的共同关注。医院方面,要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医患和护患关系,营造温馨的住院环境。医护人员要取得患者的信任,多与患者聊天,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动态,减轻和消除其不良情绪;要鼓励患者面对现实,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要帮助和指导患者做早期的康复训练和肢体功能锻炼,让患者体会到医务人员的关心和诚意。家庭方面,患者家人、特别是配偶,要多关心患者、多与其交流,从关心与理解的角度,体谅亲人在躯体和精神方面所承受的痛苦与压力,让患者在心理上得到慰藉。社会方面,鼓励患者尽早回归社会,适当参与社区、单位等组织的集体活动,如下棋、跳舞、踏青等,减少患者孤独感,避免发生抑郁情绪。
(责任编辑:凌薇)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0517网”的作品均为本网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