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3-28 11:49:41 新淮安网综合整理 热:

码头三闸,运河历史上的“水上阶梯”

上世纪30年代的天妃闸

里运河波平浪静,静静地在淮安城中穿过,犹如一位温婉娴静的女子。很少有人知道,历史上的里运河也是一条“有脾气”的河。行驶在里运河上的船只,有时竟然也需要像爬山一般,把自身的高度陡然提高3米。这种听起来不太可能的水上“奇观”就发生在明清时期的码头三闸。如今,码头三闸已不复存在,仅仅留下遗址让后人想象当时漕运锁钥的繁华。

淮阴区文史专家朱爱民在码头三闸遗址介绍这里的历史变迁

◎河道不足十里长 屡屡牵动帝王心

所谓码头三闸,指的是惠济闸、通济闸、福兴闸三座水闸,它们按由南向北的顺序排列,又被依次俗称为头闸、二闸、三闸。在通济闸的西岸有天妃庙,故又名天妃三闸。码头三闸是明清时期一项十分复杂的水利枢纽工程,堪称水上交通枢纽。此三闸涉及的河道长度也就七八里。然而,就是这七八里长的距离,曾经多次让朝廷拨下巨款,并遣得力大臣督修、督运,设官管理,清代康熙、乾隆二帝也曾多次亲临阅视。

码头三闸如今已随着历史的烟云消散,其遗址现位于码头镇政府以东五百米,向东北延伸至中、里运河与二河交汇处,东距漂母墓约五百米,西临韩信故里遗址、淮阴故城遗址和甘罗城遗址。据专家考证,码头三闸均由正、越闸组成,正、越闸两两一组,可以互为备用,一防事故,二利维修。正闸如损坏,即可启动越闸。这样,在不足十里的运河上就有六座大闸。

联系三闸正、越闸的正越河形似葫芦,当地人故而称之为葫芦河,正、越闸之间的陆地则称为葫芦岛。三闸的结构型式基本相同,均为单孔结构,金门宽七米余,由身长十二米,闸高十米以上。条石闸底、闸墙,木桩基础,闸身长十二米,进出口均为八字条石墙,即雁翅,与闸身岸墙连结,伸向两岸,下游出口墙(出水雁翅)较长。闸身中部,设有插板槽两道,相距约两米。进出口护坦为三合土加铺条石,出口长达七十余米。这样的结构和设计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与汗水的结晶。

◎闸址闸名几经变革 饱尽历史风霜

三闸位于泗水与黄河、淮河、运河交汇之清口附近的运道上,水流湍急,船行艰难,历来水患频繁。各朝各代为保证帝国的漕运命脉畅通,均重视对此河段的治理。宋太宗雍熙年间,在这一带开设磨盘大湾,延伸河道长度,缓和水流。明清时期,屡次建闸,并更移闸址,闸名也不断变更,直至乾隆二年,码头三闸始建成定名。

码头三闸和原清江浦四闸之间渊源颇深。明永乐十三年(1415)五月,平江伯、漕运总兵官陈瑄修疏清江浦成,始设移风、清江、福兴、新庄四闸。新庄闸位于清江浦入淮口。嘉靖三十年(1551),黄河大涨,倒灌清江浦,新庄运口淤塞,于是闭新庄运口,将南运口移至三里沟(码头镇东南3里)以“趋清避浊”,并自新庄运口开河至三里沟新运口接淮河。嘉靖三十二年于新运口置闸,名通济闸。后三里沟新运口仍受淮水倒灌,淤塞清江浦。万历元年(1573),总河万恭认为三里沟新运口不如新庄运口近直,重新恢复新庄运口,建天妃闸,因闸旁即惠济祠,又名天妃宫。万历七年,总河潘季驯又移运口于西南,移通济闸于甘罗城南里许。清康熙十八年(1678),总河靳辅将运口移至烂泥浅的三汊引河口,建惠济闸。其后又有移建,但闸名仍为惠济闸。康熙四十九年(1710),于惠济闸东建惠济越闸。福兴闸原在清江闸西五里(今华兴桥附近)。万历七年,总河潘季驯改建于寿州厂(韩信城西)。万历十四年,黄河决入清江浦,福兴闸淤,于是塞废了福兴闸。

乾隆二年,总河高斌于惠济闸下另开新河,于惠济闸东北增建二闸,一名通济闸,一名福兴闸,并各建越闸一座。需要指出的是,此通济闸、福兴闸和明代的通济闸、福兴闸并没有直接的承继关系,只是使用了这两座闸的名字。至此,码头三闸形成。其后亦有多次重修。

乾隆《移建东西坝图》中的码头三闸

◎过闸犹如登阶梯 祠东到祠西要走三天

淮水在清口进入运河时,由于淮河水位高而运河水位低,落差过大,不利漕运通畅。从明万历初年开始,总理河漕潘季驯创行“蓄清刷黄”之策,建立了三闸运河与越河河道。从此形成了对水势的约束,大大缓和了水流速度,更利于行船;另一方面,夏秋水涨,冬春水枯,三闸还能起到控制水位的作用,有利于保持终年通航和两岸农田灌溉。

三闸之间的水位由南及北逐渐升高,这对驾驶漕船的水手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故而在大运河上,葫芦河以最为难行著称。每当水势盛涨时,惠济闸上水面可高出闸下四尺,而通济闸和福兴闸处上下水面也各相差三尺多,合计水面落差达一丈有余。漕船沿着运河北去必须经过三闸,过闸时犹如登上三级阶梯,完全靠人力拉纤,把漕船拉到水位高的运口(里运河入淮河口),然后才能从淮河进入黄河转中运河北去。据传,船过惠济三闸,一般下水三天,上水七天,由于从运口入清口水位落差大,甚为危险,驾长、舵手、水手过船闸,都会去闸旁的天妃庙烧香祷告,祈求天妃娘娘保佑。漕船逆水过闸的速度之慢在当时就为人们口口相传,当时船经运河到达北面的津沽地区后,水手们总喜欢告诉别人说:“南河有个奶奶庙,东山头到西山头,三天三夜”。说的就是由惠济祠东绕经惠济祠西再向北行的过程,需整整三天。

《淮阴风土记》记录了舟船过闸时的情景:“盖水势东怒,航途艰险,故下闸须善为把舵,上闸又须用力绞关。当绞关时,爆屑纷飞,锣声轰发,一时岸上居民,无老无幼,悉受闸夫雇用,为之‘邪许’,随锣声之紧慢,为用力之缓急。下闸亦不易,迎溜尤为大忌,斯时船主,或因自身无此经验,或见船中人手不齐,每多雇积年闸夫,为之管舵。故上闸需用力,下闸需用巧。闸夫虽不强人雇用,而人自有不敢忽者。”

(责任编辑:凌薇)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江淮网”的作品均为本网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欢迎关注新浪微博:淮安同城,微信:xhuaian;合作及投稿请联系:2544271728@qq.com

民生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