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4-04 11:17:41掌上淮安热:

他们中有我军舍身堵枪眼第一人!淮阴攻城阵亡将士英勇精神薪火相传

  在人民南路与环城西路的交叉点上,有一座八角攒尖亭,亭内有碑,碑文“淮阴攻城阵亡将士纪念亭”,这座碑纪念的是第一次解放淮阴城战斗中189位英勇献身的战士们。1985年,原淮阴市人民政府在英雄们当年浴血奋战、英勇献身的地方,修建了这座纪念亭。

他们中有我军舍身堵枪眼第一人!淮阴攻城阵亡将士英勇精神薪火相传

  纪念亭所在地即老淮阴城的南门,如今城墙早已不在,战争的硝烟早已散尽,然而,淮安人民和老部队并没有因此忘记英雄们。每个月都有志愿者义务打扫碑亭,每个清明,老部队的官兵都远道而来为英雄献上花篮。英雄不能忘却,今天就让我们探寻纪念碑的前世今生,重温将士们的英勇事迹,感受一位87岁老人杨义春和纪念碑的感人故事。

  你所不知道的“纪念碑”故事

  现在我们所看到的攻城阵亡将士纪念碑是1985年修建,说是修建,更准确的说法应该是复建。很多市民可能并不知道的是,早在1985年修建这块碑之前,淮安还有一座“淮阴攻城阵亡将士纪念碑”,那块碑原先就在现在的城南公园(现清晏园)内。

  1945年9月6日,我新四军三师为了消灭盘踞在淮阴城里的伪二十八师,扩大抗日胜利战果,与顽敌展开了一场恶战,战斗取得胜利后,淮阴城第一次解放。在这场战斗中尤以南门战斗最为惨烈,当时苏皖边区政府为纪念战斗中牺牲的战士们,在南门所在地修建了淮阴攻城阵亡将士纪念碑。

  抗战胜利后,内战爆发,1946年国民党军进驻淮阴城,淮阴攻城阵亡将士纪念碑被国民党军炸毁。1948年12月2日,淮阴城第二次解放,解放淮阴是日本投降后苏北首次规模较大的城市攻坚战,然而此时,纪念碑早已不在了,但英雄们的事迹却被记录了下来,广为流传。直至1985年,市政府在旧址不远处,原淮阴城南门旧址重新复建攻城阵亡将士纪念碑。

  舍身堵枪眼第一人徐佳标

  淮阴城的南门又叫“迎薰门”,后来又被命名为“佳标门”。1945年9月6日在惨烈的攻城战中,新四军第三师特务团三营七连五班长、共产党员徐佳标,在身负重伤后,为了掩护战友,用自己的身体扑向敌人暗堡的机枪火力点,壮烈牺牲,他为攻城部队杀出一条血路,新四军最终夺得战斗的胜利。徐佳标是我军战斗史上第一个舍身堵枪眼的战斗英雄,比我们熟知的抗美援朝英雄黄继光还早7年。

  档案资料记载,徐佳标1926年出生在江苏省灌云县一户贫苦家庭。1942年,他的父亲被鬼子抓去造炮楼,最终被活活打死,1943年,母亲带着他逃出家门,沿途乞讨,在洪泽湖边遇到经过该处的新四军三师十旅特务营二连,17岁的徐佳标从此走进抗日队伍。临走前,他跪在母亲面前发誓:“跟着部队打鬼子,为父亲报仇。”

  在部队里,徐佳标英勇善战,很快便入了党,当上了班长,不但被评为模范党员,还成了连队的骨干。在1945年阜宁战役中,因作战勇猛徒手夺取敌人三挺机枪,徐佳标成为全师闻名的“阜宁战斗英雄”。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不久,特务团即接到上级命令,攻打盘踞在淮阴城的伪军。《淮安抗战风云录》中记载:攻城战打响后,徐佳标所在的特务团负责南门攻击突破。徐佳标背插战旗,冲在了最前面。他英勇登城,毙敌三人,伤敌多人。但在战斗中,他身负重伤,顿时,他整个人昏倒在城垛边上。

  战士们向敌人发起了更为勇猛的攻击,云梯一次次竖起,一次次被敌人炸断。城墙上的一个暗堡机枪火力点不停地扫射,冲上城头的突击队暴露在敌人的暗堡前,处境非常危险。在这紧要关头,昏迷的徐佳标被激烈的枪声惊醒,他看见从自己身边的暗堡内连续不断地喷出火舌,前方不远处,他的营长宋传海倒在血泊里。他支撑着虚弱的身体,一点一点艰难地向射孔爬去,身后的城墙上,洒下了斑斑血迹。终于,徐佳标使出最后的力气扑了过去,用自己的身体紧紧地堵在敌人的枪口上。嚎叫的机枪哑然断声了,战士们勇猛站起来,呐喊一声“冲呀!”,终于夺下了第一道城门。淮阴城解放了,而19岁的徐佳标却壮烈牺牲了。徐佳标被授予“淮阴战斗英雄”称号。

  87岁的纪念亭志愿守护者杨义春

  我们现在看到的纪念亭和1985年修建完成时的纪念亭,还有着很大的变化,当时只有一块碑和一个简陋的八角亭。而说起这一段故事,就不得不提起今年已经87岁的“淮安好人”杨义春,在他的简历上有一个称号便是“淮阴攻城阵亡将士纪念亭志愿守护者”。

  2014年清江浦区爱心服务社成立,杨义春正是成员之一,从此便开始了纪念亭的守护工作。每年的9月6日,杨义春都会和服务社的成员一起到纪念亭打扫、献花,缅怀先烈,他还会在碑前向路过的市民讲述英雄们的感人事迹。

  2015年5月的一天,杨义春发现纪念亭遭到人为破坏,十分气愤,“那时候碑身没有保护,纪念亭也没有护栏,周围杂草从生,还遭人破坏,我就觉得一定要做点什么。”杨义春回家提笔写了一封信,向市领导建议保护维修纪念亭。时任淮安市市长曲福田批示,由市民政局拨款维修纪念亭。维修后,纪念亭焕然一新,周围种上了竹子,纪念碑安装了钢化玻璃保护罩,八角亭也修建了护栏,纪念碑得到了有效的保护,人为破坏的事情再也没有发生过。

  在老人的带动下,纪念亭守护者的队伍越来越壮大,一些在校大学生加入到守护者的行列。每次路过纪念亭,杨义春和守护者们都会义务去纪念亭捡垃圾。

  杨义春为纪念亭做的还不止这些。现在的纪念亭正面的立柱上刻着一副对联,正中挂着牌匾刻着“浩气凌云”,而这些在之前是没有的。提出挂上对联的正是杨义春,对联的第一稿也出自他的手笔。他说:“当时我就觉得光有碑还不够,还应该为先烈们做点什么,表达我们对先烈的缅怀,写的时候我想了很久,根据烈士们的事迹,用了两天时间才完成,后来经过大家讨论、修改,才最终定稿。”

  杨义春说道:“我希望现在的年轻人,一定要记住烈士的事迹,可以继承先烈的遗志,要知道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都是先烈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要珍惜现在的生活,更要牢记历史,让先烈的事迹和精神代代传承下去。”

  老部队战士清明祭英烈

  4月3日上午,清江浦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局长耿明及清江街道工作人员一行来到淮阴攻城阵亡将士纪念亭,和他们一起还有两位年轻的战士,他们是专程从青岛赶到淮安的31695部队某旅的战士们,当年解放淮阴城的就是这支部队,他们是代表部队来祭奠英烈的。

  来到纪念亭,两位战士走到碑前,献上献花,向纪念碑敬军礼致敬。在瞻仰烈士纪念碑的时候,耿明还向他们深情讲述了先烈们英勇战斗的事迹,两位战士深深感动。

  其中一位战士叫张刚,他告诉记者,自己2010年入伍,今年已经是当兵的第九个年头了,他印象最深的、最爱听的,就是听到自己所在的老部队当年解放淮阴城英勇战斗的故事,“当时听了特别感动,觉得现在的生活来之不易,都是我们的先辈们用生命换来的,我也为和他们在同一个部队而感到骄傲。”张刚和另一位战士都是第一次来淮安,也是第一次来到淮阴攻城阵亡将士纪念碑前,他说道:“我在部队的时候就特别想来看一看,瞻仰烈士,我们部队每年清明都会来,我也想告诉烈士们,人民不曾忘记你们,部队不曾忘记你们,我们也将继承你们的遗志,将你们的精神代代传承下去。”

  融媒体记者 王磊

  融媒体编辑 童淮玉

(责任编辑:凌薇)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江淮网”的作品均为本网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欢迎关注新浪微博:淮安同城,微信:xhuaian;合作及投稿请联系:2544271728@qq.com

民生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