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殷菊香 刘新龙
近日,郑静芝老师代表淮安市参加江苏省中华经典诵写讲能力综合展示活动并获奖的喜讯,在涟水县军民小学传开了,对此人们纷纷点赞。
郑静芝1998年9月参加工作,现任县军民小学教导处副主任、六年级班主任兼语文教师。热爱教育事业的她,在军民小学这片热土上痴情不改,风雨跋涉了十几载。同样,也是这片土地培养了她,使她从一名普通教师成长为一名优秀教师。
百舸争流,教学路上勇向前
为了迅速适应教学工作,郑静芝经常翻阅《小学语文教学》、《江苏教育》、《小学生作文应用》等杂志,还经常捧着一本新课标反复钻研。与此同时,她拜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窦桂梅、薛法根等教育大师们写的书籍,如饥似渴地汲取其中的思想精华和经验甘露。
她坚持在教学设计时,一课一创意,一课一重点,这样学生学习起来才能目标更明确、收效更显著。不断的学习和摸索,使她有了自己的教学风格。2011年,在涟水县小学语文学科“三项技能大比武”中,她荣获一等奖;今年10月,她代表淮安市参加江苏省中华经典诵写讲能力综合展示活动,荣获二等奖。
在郑静芝的柜子里,保存着她视为珍宝的东西,那就是这些年来她写的读书笔记和课堂教学反思。她将它们进行整理和加工,写成了一篇篇有价值的论文。她撰写的《优化课堂教学结构》、《真爱无声》等多篇论文,在市、县级论文评比中获奖。
平时,她教学生把写日记当做练笔的有效途径,学生也特别乐意与她分享写作的乐趣。2010年,她辅导的学生在第十二届华人学生作文大赛中,获得二等奖;2011年,她辅导的学生在淮安市征文比赛中,荣获小学组一等奖。
孜孜不倦,教育科研结硕果
这几年,郑静芝一直负责学校的教育科研工作,刚开始时课题不会选,方案不会写,数据不知怎么采集、梳理,找不到好的研究方法。为了尽快摆脱困境,她翻阅了大量书籍,用最短的时间掌握了课题研究的基本方法。她先后参加了市级课题《小学语文个性化作业设计研究》和县级课题《城乡结合校小学生习作教学引入研究》的研究,为课题的顺利结题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如今的她依然在教学一线上默默地耕耘着,就像她自己说的那样:“我愿倾注我的心血,去耕耘这片土地,待到丰收时,让他们颗颗饱满、粒粒归仓!”
(责任编辑:凌薇)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0517网”的作品均为本网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