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盱教宣
王俊飞,本科学历,中共党员,1996年参加工作,2005年8月调入盱眙马坝初级中学。23年来,他一直从事乡村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王俊飞在工作中处处以一名优秀党员的标准从严要求自己,率先垂范。无论是在教育教学上,还是在为人师表上,都得到领导、同事和家长的一致好评。正因为他多年来一贯的表现,王俊飞多次获得学校、地方党委政府和教育局的各类表彰。
主动让岗位,扎根偏远村小
2001年原高桥乡与马坝镇合并,有部分马坝的教师到高桥中心小学任教,这就要求高桥中心小学必须要有相应的教师腾出岗位给这些马坝来的教师。这是一件相对棘手的事情,因为谁都不愿意离开各方面条件都相对较好的中心小学,而到偏远的村小任教。学校特地为这件事情召开了全校教师大会,会上校长鲁云富同志号召大家发扬风格主动报名,为这些马坝来的教师让出岗位。一阵沉寂,无人报名,一时陷入僵局。这时,王俊飞站了起来,说,“我报名”。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他身上,充满了惊诧:因为他家就在学校旁边,不到五分钟的路程,而且孩子刚刚一岁,妻子在外地工作,父母年纪也比较大了,家里需要有人照顾。鲁校长也用赞许的目光看着他,真诚地说:“你家困难比较大,你再慎重考虑一下吧。”他说:“每家都有这样那样的困难,我自己的困难我能克服,我现在就报名。”就这样,他第一个报了名,在他的带动下陆陆续续又有不少教师报了名,这件工作就这样的顺利的完成了。随后王俊飞被安排到离家20多里的万斛小学任教。夏天是风里来雨里去,冬天是迎着雪踩着冰。每天他骑自行车上下班。就这样他扎根偏远村小,一干就是四年。2003年,盱眙迎来百年不遇的大洪水,万斛村邻近洪泽湖区,有不少农户受灾,抗洪形势严峻。尽管是放假期间王俊飞仍主动参加到抗洪救灾中去,帮助受灾的农户住到学校来,自己掏钱为这些农户买来方便面、矿泉水和蚊香,安排受灾农户的生活。为此,王俊飞被盱眙县教育局表彰为抗洪救灾先进个人。
倾心关爱,温暖温馨温情
在“阳光扶贫”的工作中,王俊飞的扶贫对象是刘友,马坝镇永兴村人一人居住且左手有残疾,不能从事什么工作,是政府低保兜底保障户。王俊飞作为一名党员教师,经常自己掏钱买些米、面、油、牛奶等生活用品去看望刘友,陪他说话和聊天,带他到镇上理发、洗澡等,把党的温暖实实在在送进他的心里。刘友也把他当成了自己的亲人。
在工作中,每每在学校需要的关头,王俊飞总能挺身而出。2015年秋季,学校接到了要选派教师去黄花塘小学支教的任务。大家都知道,黄花塘是革命老区,离家远,条件相对艰苦,不愿前往支教。但是,王俊飞还是第一个报了名。他克服路途遥远等困难,从未迟到早退,全身心的投入到六年级毕业班教学工作中去。他所任教的班级数学基础薄弱,在他的不懈努力下,学生们的成绩逐步提高。可天有不测风云,正在六年级毕业总复习之际,他父亲突发脑梗死,重度中风,失语、全身瘫痪。他是家中的独生子,母亲身体也不好,照顾父亲的重担全落在他一人身上。当他第一次抱起父亲时,却发现父亲的身板是如此消瘦,深陷的眼瞠,苍白的两鬓……这时才想起这么多年对父亲关心真不够啊!心中充满不舍与愧疚。他白天上课,晚上守在病床边,为父亲按摩、翻身、擦洗,一边想着父亲的病情,一边准备着第二天的教学任务,从未耽误学生一节课,也从未少改过一次试卷,领导和同事都劝他请假多照顾照顾父亲。他却说:父亲病情正在好转,已经在搀扶下能勉强的走走了,不要紧的。有一天噩耗突然传来,说父亲在病房上厕所时,因无人陪护,而摔倒,导致心源性猝死!那一刻,他无比心痛、自责!他永远记得那一天——2016年4月15日,永远失去了父亲。他一直在心里说:我是一个不称职的儿子,如果能请假多照顾照顾父亲,或许意外就能避免!当时众多亲友都说医院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摔倒以后20多分钟才来抢救,抢救不及时,要找医院麻烦要去闹。但都被他制止了,他说医院也不想这样,也想把病人治好。后来医院主动减免了医疗费。在处理老人后事的期间,他也只是请了半天假,安葬的当天下午,他就回到学校给孩子们上课,用更加努力的工作来抚慰心中的痛苦。晚上夜深人静时,却陷入了深深的自责和遗憾,但他却从未后悔。
一路走来,王俊飞回首往事,没想过自己有多么高尚,只求无愧于党的教育事业,他也并没有做什么轰轰烈烈的大事,只是润物细无声的影响着他的学生。每当他帮助一名贫困生,转化一名后进生,引导一名问题生,他就会无比欣慰,只要学生有了点滴的进步,他心中就会充满动力,二十三年,芳华不再,但青春无悔。
(责任编辑:凌薇)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0517网”的作品均为本网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