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彦
上班路上,在街角遇见一家叫“边城”的咖啡店,不由想起《边城》的结尾:“这个人也许永远都不回来,也许明天就回来。”对沈从文笔下田园牧歌式生活的向往,让我对这间咖啡店充满了想象,心生欢喜,想着如果有时间一定进去坐坐。
后来单位行政值班就餐地点定在这里,于是常来小坐。泡一壶茶,看茶叶在水中沉落、舒展,感受时光在水纹中慢慢流逝。或独自看书,或看窗外的四季交替,或看咖啡厅里的人来人往,想像着他们的故事,随时融入又适时地抽身,这种简单、舒适又自在的状态,是每月一次的值班不曾料想到的美好,就像几米笔下那个远离尘世的喧嚣,躲进世界角落里的小孩,我轻轻松松地做回了自己。
秋日午后,空气中漂浮着草木的清新,听着蓝调风格的音乐,处处都散发出闲散慵懒的因子,桌上的书翻开着,但我的目光总是不停地游离到对面墙上的文字:我进入梦想,怀念现实,真好。
“我可以坐在这里,用一下桌上的电脑吗?”一个清澈如指间流沙般富有质感的声音,把我拉回了现实。一个穿着衬衫牛仔裤、背着相机的男人微笑着看着我,我点点头。
我们相对而坐,都不说话。他一直低头在电脑前整理他相机里的照片,我就在对面看书,对拥有完美声线的他,充满好奇,于是目光时不时越过书的上方观察着他。眼帘低垂的他,长长睫毛的影子落在略显苍白的脸上,感觉有点柔弱,不是想像中摄影师的模样。书上说,眼睫毛长的人,大多是感情丰富、较为感性的人。时间就这样一直流下去,有了想听他说话的冲动。
“一个多小时了,一直这样低着头做事,颈椎会不舒服的。”我悄声问。
他抬头,微笑着看了我一眼,“是吗?再有五分钟就好了。”
不一会,他挪动椅子,正对着我坐好,羞涩地一笑。
“喜欢几米的文字?要不你站那儿,我给你拍张照片吧。”
“好啊,你也喜欢几米?”
“不,以前女朋友喜欢。”他脸上掠过一丝忧伤。
后来,他给我讲了关于他和女友的故事,我静静听他诉说,一个摄影师在追梦的路上,经历的那些孤独、困惑,得与失。在他谈到自己的梦想时,眼里似一条枯干的河流正被一道清流滋润般欢悦起来,透过清澈的声音,我仿佛听见自己心中细微的波涛——其实在追梦的路上,我们都一样,需要一个倾诉的出口,因为我也曾经年轻过。
有一阵,被沉默包围,任阳光肆意洒落在身上、书上,看着杯里的茶叶舒展着,缓缓如不用说出口的言语,却分明能感觉到一份舒适与默契。心里不愿打破这宁静,嘴里却说着再见,虽然感觉到被他的目光一路送了出门,但我没有回头。
一直不是个特别明媚的人,不够热烈,不喜张扬,再多的喜欢,也只是浅浅地表达。无声的克制,无声的温柔,静静地把往事整理,时光能给我们的,唯有做一个更好的自己,只是我已经走得太远,以至于忘记当初是为什么而出发。于是更希望能多储存些温暖,将那些握不住的时光,都涂上暖暖的色调,愿世上每一个追梦的人心里都可以开出一朵花。
有一种等待,以为是在等谁,直到等到花开花落。而后才明白,其实只是在等待遇见最初的自己。
(责任编辑:凌薇)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0517网”的作品均为本网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