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网

包 容 天 下 崛 起 江 淮
— 淮 安 地 方 门 户 —

每个人的西游路

 

  每个人的西游路 (外一篇)

  我们把苦难的地方称为人间,把无忧的乐土认作西天。追求内心的净土,渴求肉体的超脱,于是我们不快乐。

  功名利禄,荣华富贵,正像那首歌里唱的:不过是心有魔债。

  十年《悟空传》,重温经典,忘不掉这些刻入心骨的狂傲:

  我要这天,再遮不住我眼;要这地,再埋不了我心;

  要这众生,都明白我意;要那诸佛,都烟消云散!

  这是一场皆大欢喜。

  这是一出旷古悲剧。

  为什么要前行?因为佛说因果。来自虚无的我们在人间走一遭,有血有肉,有贪有欲有罪恶。心有不甘,奋力挣扎,想瞧一瞧以为可以改变后的模样。可是神有没有告诉你,这世间诸般都不可变。

  千面一人。那些红尘中为爱成痴,因财生恨的可怜人可不就是我们自己吗?

  我忽然想起那只猴子,斗天斗地斗如来,说自己与天同齐。五行山下五百年,忘却前世今生和自己,走在神的梦网里斗灭了自己,还有那一群曾与他称兄道弟共赴天庭的朋友,都被他亲手杀死。

  但愿他从未来过,也永远不要记起。

  西游,不过是一群没有心的虚无的东西一起策划的惊天阴谋。

  因为齐天大圣孙悟空,是不可战胜的。没有人可以打败他,除了他自己。

  后来?后来这世间再没有这四人一马,他们成了佛,也消散于天际。

  从今往后一万年,你们都会记住我的名字,齐天大圣孙悟空。

  这个天地,我来过,我奋战过,我深爱过,我不在乎结局。

  ……

  我们呢?我们每个人都在西游。明知道百年之后都将归于尘土,却总是不甘心就这么轻飘飘一走了之。总想记住些什么,留下些什么。因而变得有欲有求,有血有肉,有感情有梦想。这不好吗?这样多好。

  为金钱,为名利,为佳人才子……我们在奋力前行。可是不管为什么,都不是我们想要的。因为我们自己都不知道想要什么,只有前行才能解脱,才能充实。认为自己无所不能,无所不可得,其实一无所有。

  大闹天宫的孙悟空像个青春期叛逆的孩子,感受不到爱与包容,这世间冷冰冰的都与他无关。是否能体会,无人能懂得的寂寞?

  后来花果山毁了,连家都没了的猴子该有多可怜。西天路上的妖怪只有两种,一种是当年跟他一起反抗天庭的兄弟。

  长大就意味着越来越多的失去,越来越少的爱。

  此去路上九九八十一难,你我都正在经历。纵使悲怆、骇人,我也不得不鼓励你继续。不管是百年,还是千万年时光,自然的规律容不得一个你我这般的凡人反抗。

  谁不迷茫呢,这世间就是一个幻想。那只猴子不管是五百年前还是五百年后都蒙在鼓里,我们又为何要醒来?

  只有前行、前行……

  活在西游里的人都很悲伤,他们突破不了这天这地这个自己。像那只猴子永远改变不了从石头里蹦出来的事实。纵使他后来毁天灭地灭自己。

  而你我,趁着自己还有酒有歌有梦想,别太早让那个与天同齐的弥天大梦醒来。

  世间安得双全法

  在这个远离尘嚣、民风淳朴的门隅小镇生活十五年,是六世达赖仓央嘉措今生最快活的时光,也是这十五年的日日夜夜,铸就了他一生的悲剧。也许十五岁之前的仓央嘉措还能做到“不负如来不负卿”,但十五岁后的他却终究要辜负。一边是儿时青梅竹马的恋人,一边是令他又惊又喜的活佛身份,所以他写下这句: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这一天终于到来。1697年十月,在拉萨举行了一场盛大的坐床典礼,十五岁的仓央嘉措正式入住布达拉宫,成为第六世达赖喇嘛。布达拉宫为文成公主所建,后成为西藏的政治中心,是朝圣者心中的天堂。这一天,仓央嘉措走上了人生的巅峰,站在离佛最近的地方俯瞰众生。而此后许多个日夜仓央嘉措所想的,也许只是成为一个普通人。

  我们一生会面临许多选择,有些注定没有选项。有的人无法选择出生,但可以选择如何去活。而仓央嘉措既无法选择生也无法选择怎么活,愿与不愿都要去做。他注定是历史上独一无二的活佛,十五年自由自在的民间生活,让红尘深情深深扎根心中。富丽堂皇的布达拉宫宛若一座精致的囚笼,渴望自由的心日夜在酥油灯前煎熬。

  当千里迢迢赶来探望的母亲告诉他,青梅竹马的恋人已嫁做人妇,这位年轻的活佛尝到红尘俗爱的苦涩。

  情海失意后,仓央嘉措重振精神,日夜潜心修法……是佛祖的考验也好,还是红尘的历练也罢,在一个不经意的日子,仓央嘉措发现这座华丽的牢笼竟有一个小小的侧门无人通行,无人看守。这个通道似一束温暖的阳光照进封闭的小屋,给仓央嘉措灰暗的内心注入了期待与力量。

  在拉萨旧城区的一个小酒馆里,曾高高在上的活佛,摇身一变,成为风流倜傥的情郎。多少年过去了,仓央嘉措写给玛吉阿米的诗篇依旧流传。尽管后来人们似乎知道了他们所崇拜、信仰的活佛就是拉萨街头的浪子宕桑旺波,可是没人责怪。也许只有最接近红尘的人,才懂这份慈悲与爱。那时他在诗中写道:

  有腮胡的老黄狗,心比人都伶俐。不要告诉人我薄暮出去,不要告诉人我破晓回来。

  白天,他是端坐佛前,拨动佛珠的仓央嘉措;夜晚他是拉萨街头和心爱姑娘温存的宕桑旺波。

  为爱、为救赎,一生跌宕起伏。一边是爱人,一边是佛祖。既不能像佛一样无所求,又无法真正做个普通人,仓央嘉措最终以短暂的生命安葬了传奇的一生。

  只有体会过人间大爱的人,才能真正心怀悲悯。囚禁了仓央嘉措的桑结嘉措也是真正唯一保护过他的人,所以,恨吗?大概是不恨的,十五年的自由生活,和后来拉萨旧城的一段情缘,他已是活佛历史上破天荒的一人。也正因如此,人们所知道的仓央嘉措不仅是尊贵无上的活佛,还是八廓街有名的风流情郎。传唱在拉萨街头的情诗,在历史的长河中辗转三百年,依旧为人们津津乐道。

  缘起,是花开的一瞬。熙熙攘攘的红尘中,为何相遇的恰好是你我?万卷书海,我却独独钟爱你的诗篇。人生的每一次回首,都有无法割舍的人和事;每一次悲泣,都因心中还有难了的缘。他继续写道:

  第一最好是不相见,如此便可不至相恋。

  第二最好是不相识,如此便可不用相思……

  他是布达拉宫至高无上的活佛,他是拉萨街头最美的情僧。从康熙二十二年至康熙四十六年,这一路终归寂静——

  “那一天,我闭目在经殿的香雾中,蓦然听见你颂经中的真言……那一世,转山转水转佛塔,不为修来世,只为途中与你相见……”

(责任编辑:凌薇)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0517网”的作品均为本网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分享:

评论专区

文明上网,理性回复!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