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志云
2017年,是高沟镇的文化年。这一年,根据上级统一部署,高沟文化人脚踩坚实大地,放飞想像翅膀,秉承不变初心、振奋亦子豪情,引领高沟大地风雷激荡、万众沸腾的文化发展势头,合力奏响中国梦涟水片段中最精彩的文化酒都的华美乐章。
现代小城市的发展成果助力文化阵地平台打造
高沟镇作为国家重点镇、淮安市新型城镇化建设先行区、涟水县新型城镇化主功能区和县域副中心,天时地利人和,以“现代小城市、食品产业城、淮安北大门、县域副中心”为发展定位和规划指导,以打造辐射周边乡镇和毗邻市县百万人口的现代新型小城市为目标追求,融合地处淮、宿、连三市交界的区位优势,整合地方特产、国家和省市品牌商标,淮海琴书、工鼓锣、诗书画等独特地方文化等各类资源,把文化因素有机融入高沟发展总体规划,打造了一系列镇、村、社区文化硬件设施,为公共文化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镇文化服务中心已经纳入县级规划。在此之前,经过几年的完善,镇文化服务中心在拥有文化楼基础上,与许庄村成功实现了资源共享。拥有近千平方的办公活动场地,经过几年来的不断完善,形成了集8个功能室及其附属用房的整体布局;拥有100多平方的文化长廊、镇政府文化墙等及时更新全镇文化动态;今世缘旅游区文化广场承办了县级广场舞大赛以及各类大型文化活动20多场;高沟第一街、小商品市场、高沟汽车站广场、许庄文化广场、高沟中学、中心小学等1500平方以上大型文化活动场地等硬件基础,有力构建了高沟文化大舞台。春节文化下乡、三.八妇女节文艺表演、弘扬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庆五一表彰及文艺演出、与驻镇学校联手开展的六一儿童节系列演出,唱支红歌给党听国庆大型文艺演出、第五届康强杯歌曲大奖赛等各类文化活动目不暇接、一浪高过一浪,幸福的歌声在淮宿连三市交界的县域副中心、淮安北大门上空经久不息、撼人心魄。淮海琴书专场、诵诗会、广场舞、花船等地方特色文化活动此起彼伏、令人眼花缭乱;县图书馆、文化馆高沟分馆常态化运转,29个固定放映点定期为居民带来丰富的视听盛宴;队伍建设得到加强,人才长足发展。除了3名专职文化工作者外,吸纳镇电视台参与文化活动。登记文化志愿者800多人,他们如鲜活的细胞,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充分激活了潜藏在人们心底的文化欲望和需求;建立高沟民间艺术团、许庄淮海戏小剧团、扁担广场舞队以及高沟书画社、县诗词协会高沟分会、许庄诗社、明珠诗社、中心小学诗社等11个民间文化团队,常年常态开展活动。有力促进了高沟文化向立体化、全覆盖、全方位的纵深领域拓展。
创新让村居社区文化迸发蓬勃生机与活力
2017年的高沟村居、社区公共文化,从年初的蓄势待发、到半年的壮势加油再到岁末的震撼收官,酒乡人用荡气回肠、高吭嘹亮、汪洋自肆的文化巨椽,把文化之歌唱响在古镇大地的每一个角落。
村居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扎实推进。结合村部改造,全镇28个村居中,综合文化服务建筑面积全部达到或超过300平方。其中许庄、扁担两村县图书馆分馆面积100平方以上;其余村居文化活动室85平方以上。村居室外活动场地800平方以上11个,400平方以上17个。全部实现了硬化、亮化、绿化、美化;按照“八个一”标准,年内,镇文化站对各村居综合文化服务中心进行全面排查摸底、查漏补缺,完善相关功能室,配备一整套文化设施的村13个,督促组建村居成立村级文艺宣传队、读书、棋牌、健身等兴趣小组;指导村居开展文艺惠民演出、赛诗、广场舞等,村居年均开展各类文化活动6场。
深入开展农家书屋功能提升工程。全镇28个村居,新增许庄村五星级书屋、扁担村四星级书屋,九里村、荀庄村、杨口居委会等三星级书屋16个,数字书屋实现了全覆盖,进入全县通借通还网;其中,许庄、扁担书屋已经成功晋级全省通借通还网络;三级以上书屋实现有规章制度、有管理人员、有定时开放、有设备配套的目标。图书借阅、登记、归还、书屋卫生环境等实行专人负责。镇文化站定时不定时对各书屋运转情况进行督查,发现问题,及时交办,整改提高。温馨的阅读场所、优良的读书氛围、规范的书屋管理,为书香高沟的打造提供了有力保证。
全民阅读让高沟焕发时代光彩
以文载道、以诗言志、以酒结缘,读书传家,吟诵着“春花秋月何时了”的千古小城故事。读书是高沟的一种传承和习惯。2017年,在县局的正确部署下,通过文化工作者艰辛努力,高沟的全民阅读活动层层深入、高潮迭起。我们于年初制定了全年读书活动计划,把计划和诗词之乡创建、语言文字规范化建设等创建活动联系起来,先后在中小学生、教师、机关年轻公务员、村官大学生等群体中组织开展古诗词朗诵比赛、读书演讲比赛、微信书评、我要推荐一本书等7个专题的阅读活动;成立镇全民阅读领导小组,组长由文化挂帅领导担任,镇文化站长为常务副组长,文化站、电视台人员为成员;以镇文化站牵头,吸纳老党员、退休老教师、老干部、老龄委、文化志愿者等为主要成员,成立读书促进会。镇设立读书辅导员5名、各村居各设立1名专职读书辅导员;全面推进全民阅读深入开展;以群众喜闻乐见、知识性、实用性相结合的原则,对农家书屋书目进行再排列、再精选,根据每个村居的不同情况,在村务公开栏内按季度推荐阅读书目,在领导小组统一部署下,依靠读书促进会成员的带动,组成读书宣讲团,助推县“阿累读书节”品牌效应不断放大,宣讲团深入村居、社区广泛开展读书宣讲活动;配合“两学一做”、“三进三帮”、“阳光扶贫”等主题教育活动,把好书、好节目、好活动送到困难农户、送到田间地头。培育书香之家、书香之村各1个,把文化扶贫、智力扶贫做到了点子上,有力配合了脱贫攻坚计划向纵深领域推进。
谱写文化惠民的壮阔篇章
把文化惠民与产城融合、城乡一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势紧密结合,突出服务内容的延伸、惠民实事的推进、活动品牌的打造、文化产业的培育,全力推进百花齐放、百舸争流的文化发展态势: 发掘高沟历史文化、名家名作、地方特产、非遗项目等特色优势,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建成并对外开放的今世缘旅游景区年接待游客15万人。高沟缘来风情小镇酒店、超市、土特销售、百姓书场、现代影院等功能初具规模,提升了文化旅游产品的内涵,受到各地游客的广泛好评。各类文艺表演、体育比赛、书画展示、舞龙、花船等民俗表演系列民间文艺活动,更让人感受到浓浓的神风古韵、酒乡特质;文化这个概念已经通过实体、通过视听、通过品尝得到充分展示,让人找到了家的感觉。“一里一惊奇,二里一叹息,三里五里再回首,不知此处是他乡”!文化奇观不断冲击人们思维和想像的空间。文化志愿者在社区村庄到处活跃,淮海琴书等非遗项目不断光大。全镇涌现淮安好人4个,涟水好人8个。文化活动早知道全年开展活动15次;文艺演出常演常新,花样百出;第五届康强杯歌曲大奖赛推波助澜,由企业赞助8万元,取得社会轰动效应,已经成为全县乡镇独一无二的企业独家赞助的文化活动品牌。这一年,我们再次发力、凤夜不息,昂首夺得江苏省“中华诗词之乡创建先进集体”荣誉称号,获得省语言文字工作创建先进单位,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县级报道9篇,市级6篇,省级3篇。满满的正能量向外界传递了高沟声音、展示了高沟形象、打出了高沟品牌。文化拉动经济,经济助推文化,良性互动的格局已经形成。县域副中心、淮安北大门的地位超然物外、行稳至远。高沟人脸上幸福的笑容发自心底,“四个自信”溢于言表,新型现代小城市的风格和酒都特质魅力彰显、活力四射。
海到无边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随着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持久地贯彻落实,文化惠风将遍吹高沟的每一片田野、每一条河流、每一户农家,必将成为决胜小康高沟的强大动力!必将为涟水文化大繁荣大发展作出最有力的贡献!
(责任编辑:凌薇)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0517网”的作品均为本网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