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网

包 容 天 下 崛 起 江 淮
— 淮 安 地 方 门 户 —

以文塑城奏响时代强音

 

  ■记者 左文东 文书湘 通讯员 孙玥

  2017年,我市文化建设工作紧扣“两聚一高”主题,聚焦“两大目标”要求,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圆满完成文化建设各项工作任务。

  镜头一:周恩来故里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按照习总书记“把周总理的家乡建设好很有象征意义”的殷殷嘱托,根据市委、市政府工作报告中“将周恩来故里创成国家5A级景区”的要求,市旅游局、淮安区、周恩来纪念地管理局于2013年启动该项目,2014年11月通过景观质量评审。2015年10月15日创建成功,实现了苏北地区5A级景区零的突破。2016年,该项目获评全市创新创优项目。

  淮安区文化旅游开发区办公室主任唐玉庭告诉记者,近年来,景区范围大幅度拓展,本来河下古镇只有一条老街,还有街上一些小的景点,这几年把萧湖纳入河下景区的版块;景区内涵提升,以前看点、玩点比较少,这几年来增加了状元府,对吴承恩景区的内容进行了丰富,增加了徐培晨艺术馆,吸引了大量游客。以前来这里旅游的主要是长三角地区游客,现在全国各地的人都会来,旅游产业大幅提升,旅游门票收入基本实现翻番,餐饮行业周末基本爆满,商户和居民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 

  据悉,2016年周恩来故里景区接待游客303.41万人次,同比增长2.1%。景区以“打造全国一流红色经典景区和优质党性教育基地”为目标,坚持管理与服务并重、创新与创优同步,进一步彰显5A品牌效应,成功入选全国20家“我最向往的党史纪念地”并名列榜首,入选全国“旅游服务最佳景区”红榜、2016年度江苏省“互联网+”智慧旅游示范项目。周恩来纪念馆成功创建了江苏省研学旅游示范基地,入选“中国旅游志愿服务示范基地”,讲解接待科被授予“全国青年文明号”。

  镜头二:打造西游文化“文旅+文创”产业发展新模式

  隆冬季节,淮安极地海洋馆的人气依然很旺。不少家长带着孩子来到这里,与极地海洋动物们来个“亲密接触”。鲨鱼、海豹、狐狼、海龟,梦幻神奇的极地海洋景观,吸引游客纷纷驻足欣赏、啧啧称赞。“原来淮安是没有(海洋馆)的,现在在家门口,过来让孩子感受一下海底世界,接触一下海洋的动物是非常好的。”前来游玩的游客告诉记者。

  作为西游记文化产业园的首发项目,龙宫大白鲸嬉水乐园自2017年6月起正式对外迎客,将龙宫故事、海洋动物、水上游乐、文化秀场和虚拟情景等多种新型娱乐元素植入其中,以独特的西游文化特色和丰富多样的水上项目,给游客带来全新的游玩体验。淮安龙宫大白鲸嬉水世界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张磊说:“我们有海洋馆也有水上乐园、儿童乐园,冬季也会推出冰雪乐园,在嬉水乐园里我们除了有常规的造浪池之外,还有中国唯一的一条主题漂流河,全长470米,拥有室内和室外部分,其中有一段会穿过我们的海洋馆,游客可以体验和企鹅、鲨鱼一起漂流的奇妙景象。”

  2013年,我市启动西游记文化产业园项目,用“文化+旅游+产业”的全新商业模式,打造集文化旅游、娱乐教育、演出演艺、动漫影视等为一体的主题乐园。历经4年多的建设,这个主题乐园正呼之欲出。据淮安西游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赵明冬介绍,从开业以来,无论是经济效益,还是社会口碑,都达到了当初的预期,为擦亮西游文化发祥地这张名片提供了重要的支撑作用,吸引游客超40万人次,游客从原来的本地游客占95%以上转变为市外游客占55%,也就是说通过这个项目为淮安带来了大量的外来旅游人口。随着项目进一步配套到位,吃购行游住娱设施建设,将为淮安的三产服务业带来一定的拉动作用。

  镜头三:打造清江浦景区城市新名片

  临近春节,计划外出游玩的淮安市民又多了一个新选择——坐落于里运河文化长廊清江浦景区的“三馆”眼下已进入试运营阶段,即将对外开放。走进“三馆”,只见白墙黛瓦、飞檐翘角,浓郁的历史人文气息与里运河优美的自然风光交相辉映,令人流连忘返。

  运河博物馆讲解员刘雨婷告诉记者,“三馆”主要是陈瑄潘季驯二公祠、吴棠公祠和栗大王庙,这三个馆本来是建在光华化学厂附近的,但是为了便于市民旅游参观,增加清江浦的文化底蕴,遂将这三个馆迁到了里运河文化长廊清江浦景区。据了解,新建成的“三馆”是按原址1:1复建的,占地面积约500平方米。为了方便游客更好地了解“三馆”的历史和文化,在尽量保持建筑原汁原味风貌的基础上,我市还融入现代化设计,让古老文物释放新活力。

  运河博物馆工作人员葛子曦说:“陈潘二公祠是以多媒体和展板的形式来介绍,主要是幻影成像的形式,参观清江大闸是以多媒体的形式播放MV,我们是坐在木制的船上,身临其境地经过清江大闸,多了一些互动,游客更感兴趣,同时也能更深刻地了解当时我国治水专家是如何治水的,以及吴棠为淮安城作出的贡献和道教的相关历史文化。”

  在清江浦景区,像“三馆”这样的古代建筑还有很多。为了传承清江浦历史文化,近年来,我市以建设传世工程、精品工程为目标,先后实施国师塔、青龙寺、清江浦记忆馆布展等大小30多个项目,并调整周边业态,增加浓厚古韵氛围。与此同时,通过轮埠路降堤凸显景区的亲水性,开通水上夜游线路等举措,将清江浦“红灯十里帆墙满”“壮丽东南第一州”的繁华美景展现得淋漓尽致。在成功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的基础上,2017年清江浦景区又荣登“最美中国榜”,进一步扩大了景区的社会知名度和美誉度。

  据清江浦景区管理处主任常贵章介绍,他们一是挖掘梳理淮安的运河文化资源,并进行深度策划;二是树立一切以游客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完善景区游览的配套设施;三是致力讲好运河故事,对清江浦景区实施常态化的运行管理。“目前清江浦景区美誉度、影响度越来越高、越来越响,一个融古汇今、内容丰富、环境优美、游客点赞的景区呈现在广大市民和游客的面前。”

(责任编辑:凌薇)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0517网”的作品均为本网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分享:

评论专区

文明上网,理性回复!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