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夏虎成 徐冉
李恩伯,今年56岁,涟水县人,198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连续多次获得淮安市水利系统“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同时也是市水利系统“党员示范岗”、首届“铁牛先锋岗”成员。2018年的除夕夜,作为一名“老水利”,李恩伯依然默默地坚守在淮安市淮泗涵闸管理处六塘河地涵管理站,准备随时接受调度指令,启闭闸门,以满足淮西洼地25万亩农田的蓄水灌溉需求,保障连云港市灌南县80万人口春节期间饮水安全。
六塘河地涵始建于上世纪五十年代,曾是“亚洲第一涵洞”,位于淮阴、泗阳、沭阳三界交界处。由于地处偏远,加之老伴体弱多病需要照顾,而家中独子远在南京工作,为了不影响工作又能够更好照顾妻子,老李“以站为家”,带着老伴一起值班,生活起居全在闸上。
农历三十,正是除夕的日子。李恩伯再次将“守年岁”放在了闸站上。一大早,老李就载着老伴,带着生活物品来到了六塘河地涵下游管理站。自转岗到地涵工作十多年,老李也记不清这是他在闸站上过的第几个春节了,但今天将是一个特殊的春节,因为在南京工作的儿子刚刚来过电话,将携新婚妻子一道赶回淮安,陪父母在闸上过个团圆年!趁着老伴为儿子、儿媳拾掇房间,准备年夜饭的功夫,老李将闸房内的窗户、启闭机罩壳又擦了一次,地面重新拖了一遍,看着闸房里整洁的启闭设备,他笑呵呵地说:“老伙计们,过年了,新年就要有新气象!”
大年三十晚上,在喜庆的鞭炮声中,老李一如既往地认真巡视下游启闭机房,检查门窗是否关好,值班电话是否畅通,填写一天的值班巡查记录……在一切准备妥当后,一家4口的团圆饭才正式开始。因工作原因,老李与儿子见面的次数不多,平时都是电话联系,当久居南京的儿子端起酒,提议爷俩好好喝一杯时,却被老李拦下了,换成了水:“今、明两天我值班,不能误事,以茶代酒,以后再给你小子补上。”
在淮安水利系统,像老李这样的守闸人还有很多很多,他们凭借着坚忍、果敢、无私与奉献,在平凡的工作舞台上走出了别样的人生精彩!
(责任编辑:凌薇)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0517网”的作品均为本网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