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网

包 容 天 下 崛 起 江 淮
— 淮 安 地 方 门 户 —

驸马巷7号的记忆

 

  现如今人们都知道,淮安驸马巷7号,是周恩来故居,是一代伟人诞生的地方,道路上有明确的指引,门楣上有醒目的牌匾。一年四季,游人如织,参观、瞻仰的人络绎不绝。

  上世纪六十年代,我就读于淮安县勺湖小学。学校与总理故居毗邻,后门对着驸马巷,与总理故居隔路相望,昔日的学校小操场就是今天的故居门前广场。我们上学、放学经常穿过局巷、驸马巷,从故居门前经过。故居面东的门是一直敞开的,住户进进出出,熙熙攘攘,与普通居民的大杂院没有什么两样。而面南的门则关得很严实,难得见到有人进出,偶尔开关也是倏忽一闪,大门随即紧闭。只有高出院墙的翠竹随风摇曳,与路上的行人颔首示意。

  对于这座老宅院,在那个年代,在普通百姓头脑里并没有总理故居的概念,门前无标志,官方无宣传,所不同的就是大门显得比较庄重,拾级而上,两侧有石鼓装饰,对开的木门厚重且严丝合缝。

  在周边玩耍时,我们会时常看到三五成群、操着不同口音的外地来客,围着院墙四处转悠,东张张西望望,目光神秘,逢人还打听着什么,像有什么事又不慌不忙,像找什么人又不急不躁,最后总是不甘心又很无奈地悻悻而去。

  这座老宅究竟深藏着怎样的秘密?为什么那么多人远道而来,对这片青砖黛瓦建筑情有独钟?我一直不得其解。大人们平常的片言只语,在我的脑海里留下了一些碎片化的记忆:这里走出了一位了不起的大人物;他的家不让外人参观;东院的住户与他都非亲非故。

(责任编辑:凌薇)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0517网”的作品均为本网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分享:

评论专区

文明上网,理性回复!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