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 者 左文东
通讯员 刘岳文 王玉才
5年前,从南京经贸学院毕业后,他放弃留在省城优越的工作条件和待遇,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回乡创业;5年来,他忍受了年轻人不愿忍受的辛苦与寂寞,辛勤耕耘在家乡的土地上,将自己用汗水创办家庭农场,发展成令领导赞许、客户赞扬和游客流连忘返的蔬果采摘体验园;5年后,他决心将康园农场打造成为国家级生态农业示范园。他,就是涟水县康园家庭农场主王敏。
2013年,时年22岁的王敏,从媒体上看到中央《关于大力发展农业,鼓励有识青年返乡创业》的文件后,立刻萌生了毕业后回乡创业的念头。但他话一出口,就遭到父母的强烈反对,亲朋好友和同学更是不能理解,而铁了心的王敏认定当今的机遇并不全在大城市,广阔的农村同样可以大有作为。每每回想起当年立志创业时的坎坷,王敏总是乐呵呵地说:“要想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成功之路,除了坚忍不拔的意志和矢志不渝的恒心外,关键是要相信自己的选择和坚持。”
“我宁愿用青春作赌注,也要冒险去尝试,决不等着现实逼着去拼搏时再拼”。在他的耐心说服和再三坚持下,拗不过倔强的儿子,父母不但同意他的想法,并且表示帮助他一起干。得到父母的支持后,王敏的信心更足了,他结合淮安市未来的发展规划,多次来到涟城镇进行实地考察,最终投资150多万元在该镇交通便利、土质适宜的谷嘴社区赵庄组承包了158亩土地,种植西瓜、草莓、火龙果、冬枣等。经过短短几个月的紧张筹备,涟水县康园家庭农场于2013年9月正式成立并开始生产。5年里,康园家庭农场秉承生产无公害、绿色无污染放心农产品的宗旨,全部采用农家绿肥和生物有机肥,着力在提升产品品质上下工夫,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先后获得“江苏省示范家庭农场”、“淮安市典型家庭农场”的表彰,所生产的产品获得无公害农产品证书,被授予“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单位”等殊荣,还注册了“苏粹”牌商标。
为了走实自主创业之路,创新创优产品品牌,努力在黄土地里刨出“金娃娃”,王敏除了向有着20多年西瓜、蔬菜种植经验的父母学习外,每年还积极主动参加由省、市、县组织的家庭农场技能培训和有关座谈交流等活动,学习充电,并理论联系实际,力求尽快由“外行”变成“内行”。为此,他白天在农场里和工人们一起劳作,夜深人静的时候,尽管疲惫不堪,但他仍然坚持每晚学习3个小时以上,并且从不间断,从书本上汲取知识和营养。
王敏创建康园家庭农场五年来,不仅为当地农民创造了10多个固定就业岗位,还为50多名“50、60”人员提供了在家门口打短工的机会。
“下一步,我想把农场打造成生态循环观光采摘园,走种养结合的道路。”在谈到未来打算时,王敏侃侃而谈:“我也有自己的第二个‘五年规划’,那就是将康园家庭农场打造成国家级生态农业示范园。同时建立循环养殖模式,准备规模养鸡养猪,将鸡粪猪粪发酵杀菌后作为农家肥,这样,不但可以生长出高品质的蔬菜瓜果,菜叶和瓜果皮还可作为鸡和猪的饲料。一句话,在创新发展中做大做强、做响品牌,为乡村振兴和建设新涟水添砖加瓦。”
(责任编辑:凌薇)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0517网”的作品均为本网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