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宛诗平
“把事做精”是湖北省武汉市委原常委、组织部长杨汉军生前和同事们集体谈心时所讲到的。
从是否热衷于干事、能否“把事做精”的角度看,我们的干部可以分为两种。一种干部像杨汉军一样,每天风风火火,废寝忘食,一门心思在工作,全部精力干事业,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做到了利为民谋,权为民用,情为民系。这类干部不管奉献精神、实干精神都很强,确实做到不为名,不为利,群众对他们工作的评价很高,在群众中有很高的威信和号召力。这类干部的最大特点就是整天琢磨事,琢磨如何把工作搞上去,琢磨如何为群众办实事,很少去琢磨人,很少琢磨如何去迎合巴结上级领导,取得他们的信任,也很少琢磨自己的得失进退、名利地位。
相反,也有少数干部不“谋事”光“谋人”。此风所至,势必导致“干的不如看的,看的不如捣乱的”,乃至好人不香,坏人不臭,正气难以上扬,奉献精神衰落。如此虚应故事的干部,消极怠政、懒政乱政,与为官做事的“官德”背道而驰。
“当官做事”是古往今来永恒不变的“官箴”。不管是千百年来老百姓“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的“良吏”期盼,还是“以苟活为羞,以避事为耻”的“贤臣”操守,抑或今天“坚持原则,敢于担当”的“好干部”标准,“做事担当”始终是为官从政者核心的“做官法则”。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看一个干部,很重要的是看有没有责任感,有没有担当精神”,多次勉励党的干部坚持党的原则第一、党的事业第一、人民利益第一,要勤勉任事、有所作为。“干部要干事,做事要做精”应当成为广大党员干部的价值追求和责任担当。
(责任编辑:凌薇)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0517网”的作品均为本网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