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7网

淮安市自媒体协会主办
— 创新 协作 开放 —

郭晓婕:戏梦人生京韵长

 

  淮水边LOCAL

  长荣大剧院舞台上,乐曲缓缓奏起,京剧演员郭晓婕身姿如蝶。在运眉展眼与水袖翻飞中,她将京剧之美展现得淋漓尽致。从9岁正式接触京剧,至今郭晓婕已在舞台上磨砺了近20年。

  无限风光 无尽艰辛

  2003年7月23日,扬州。

  13岁的郭晓婕伫立舞台中央,两片灵动的水袖,洁白,柔韧,闪着炫目的光。台下热烈的掌声和叫好声,让她激动得热泪盈眶。

  三年汗水,只为这一刻。

  她出生梨园世家。爷爷郭正洲曾是京剧表演艺术家宋长荣的鼓师,父亲和叔叔都在专业剧团工作,郭晓婕自小便对那咿呀的唱腔和绝美的舞台扮相倾心。10岁那年,郭晓婕到淮安市文化艺术学校京剧专业开始学习京剧。

  那是一段异常艰苦的日子,每天早上5点起床,沿黄河边跑3公里,然后是拿大顶、踢腿、下腰、喊嗓子。“我们这行,需要童子功。”郭晓婕说,练功不是累了就能停,必须“耗”够了老师规定的时间,“看着一分钟不多,平常谈笑闲聊很快过去,但练功时,常常是胳膊哆嗦,汗珠子滴答滴答地掉,自己数着汗珠……”

  13岁那年,郭晓婕参加了由中国戏剧家协会、中央电视台、扬州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第六届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大赛。为了比赛,那年夏天,郭晓婕每天都在操房练功。

  那一天,她已经训练了3个小时,只觉头昏眼花。头上5斤重的盔头绑得紧紧的,许是勒得太久,她突然跑到墙角,吐了。而后她坐回原地,喝着水向老师申请今天不练了。老师却摇头,让她坚持。偶然间,郭晓婕看到父亲正在窗边看她,她跑过去央求父亲,能否让她休息一会儿,父亲也不同意。那一瞬间,郭晓婕的眼泪夺眶而出,但只能忍着泪继续练。

  大赛历时4个月,共有25个省、市、自治区推选的210名小选手参赛。比赛那天,第一次盛装站在舞台上,郭晓婕心中淡定,她在《扈家庄》中扮演的扈三娘,以扎实的功底,精湛的表演艺压群芳,捧回“小梅花”金奖,这也是淮安第一块“小梅花”奖杯。

  这么多年过去,郭晓婕仍不忘舞台上那一刻的甜蜜。她说:“京剧这一行真的很苦,也觉得难坚持,但我觉得,这也是一个人生的缘,我入到京剧之门,就必须这样走下去。”

  心有人物 情动其中

  长荣大剧院,舞台上,“霍小玉”哀怨的唱腔婉转流出:“叹红颜薄命前生就,美满姻缘付东流。薄幸的呀冤家音信无有,啼花泣月在暗里呀添愁,枕边泪有共那阶前雨,隔着呀窗儿点滴不休……”

  台上的人倾情地演,台下的人痴痴地看。梦里的人哀哀地哭,梦外的人幽幽地叹。台上台下,梦里梦外;水袖翻飞,前尘旧事;眼波流转,冷暖悲喜。痴与真、梦与情,参不透的是浮生若梦。沉浸在空灵意境,迷失于丝竹雅韵,这如花美眷的戏梦人生,早已是物我两忘。

  那一瞬,郭晓婕觉得自己真的成了“霍小玉”,她的深情,她的怨愤,她的无奈,她的不甘,点点滴滴盘亘心间。那流传千年的绮丽篇章,才子佳人的传说,在情愫翩飞的舞台上、在哀怨委婉的乐曲中、在百般滋味的顾盼间,被郭晓婕演绎得惟妙惟肖、美轮美奂。剧场里不时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和喝彩,有几次掌声甚至热烈到几乎要打断演出。

  郭晓婕说:“戏就是人物,只有把人物立起来,才有艺术上的说服力。离开人物也就没有戏了,也就没有艺术的说服力。”在台上,她是戏中人,悲着她的悲伤,喜着她的喜悦,眼中流露出的凄婉、哀怨,让人心碎。每个动作,每个眼神,都是她独一无二的演绎。

  每演一部戏前,郭晓婕总要先把故事的来龙去脉弄清楚,充分了解其朝代、年代、历史背景等,人物形象的家庭、年龄、性格、身份、受教育程度等,“知道了这些源头,才能明白人物为何这样打扮穿戴,唱念做打为何如此运用……”

  或者可以这么归纳,幽婉的气韵,低回的嗓音,坚韧的性格,这些元素成就了郭晓婕的京剧之路。

  绘声绘色 同喜同悲

  2018年3月,“国家艺术基金2017年度艺术人才培养资助项目——京剧荀派艺术人才培训班”上,身形灵动的“红娘”正追着“蝴蝶”……那活泼明媚的神采真是可喜,然而,台上并没有蝴蝶,但郭晓婕用眼神精准传递出“蝴蝶上下翻飞,左右不定,忽起忽落”的极佳特点,这让宋长荣老师眼前一亮。

  作为宋长荣老师的弟子,“红娘”这一角色,郭晓婕一直不敢尝试。这次来北京,她决心有所突破。她深知“一身戏在脸上,一脸戏在眼上”,平庸的演员只能状貌,而优秀的演员则会传神。

  为了演好这一角色,她铭记老师教诲,时刻注重眼神的运用,表演时力求做到“视象具体”。郭晓婕说:“要注意眼神同观众的交流,表演时心里要有观众,就像是自己同观众在谈心,绘声绘色,使观众与自己表演的人物同喜同悲,台上台下才有互动,观众与自己才有情感节奏上的同步运行。”

  荀派剧目非常丰富,无论喜剧、悲剧,天真的小家碧玉,温婉的大家闺秀,或是哀怨的少妇、英爽的女杰,荀派都能以独特的手法演绎出其中的风采与情韵。

  《红娘》中两段主要唱段的表演,要做到静中有动、动中有静,流畅而抒情。手势、胸腰、脖子与步法的运用都要极具特色。不仅要有女性的形体之美,还要有载歌载舞的艺术创造,这样才能演绎荀派艺术之美。对比其他流派,在舞蹈动作幅度上,是伸展而不拘谨,就像不断变化的水袖动作,投、扔、抓、抛、掏、转等都使人感到流畅自如、清新柔媚,同时也赏心悦目、勾魂摄魄。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些年,郭晓婕从未停止学习。除了苦练,她还做了许多业务和理论上的钻研,特别是文化修养的培养与提高。郭晓婕说:“京剧本身就是文化的一部分,我们演员做的是文化意识形态工作。生活大舞台,舞台小天地,艺术源于生活且高于生活。我将尽全力让观众感受的不仅有悲情,亦有精进、勇敢、创造,更多的是感动。感动旦角的戏,感动生活的情。演员拼到最后,拼的是文化和修养,我想对于我这个年轻的京剧演员更是如此。”

(责任编辑:凌薇)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0517网”的作品均为本网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分享:

评论专区

文明上网,理性回复!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