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网

包 容 天 下 崛 起 江 淮
— 淮 安 地 方 门 户 —

甘为人梯吐芳华

 

  ■记者 左文东

  经历了两届省运会,目前正在积极备战第十九届省运会;从一个姑娘成长为一个孩子的妈妈,把青春奉献给了淮安的击剑事业。她,就是市体校击剑教练张巍。

  近年来,我市重剑队向国家队、省队输送了一批优秀运动员,培养了一批全运会冠军、省运会冠军及世锦赛、青运会获奖运动员。淮安击剑队跻身全省前列。

  无私奉献

  张巍深深地明白日常行为习惯养成对队员的重要,“良好的行为习惯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文化成绩,对日常训练也非常有益。”因此从运动员入队的那一天开始,她就从日常小事抓起:早操、早餐、出勤、晚自习、晚就寝,在运动员出现的地方都会看到她的身影。她一方面亲力亲为,从点滴小事做起,教运动员收拾整理宿舍,洗衣刷鞋,按时吃饭;另一方面,她也经常要求老队员帮助新队员。久而久之,重剑队形成了一种互帮互助、团结友爱的氛围,并传承至今。

  她的努力得到了回报,重剑队队员有的走进了国家队为国争光,有的以优异的文化成绩和专项成绩走进了大学校园。这些队员没有忘记张巍的谆谆教诲,时至今日,她们还经常向她汇报生活训练情况,有问题还经常询问她的意见和建议。

  不忘初心

  淮安的冬天阴冷潮湿,对于久在东北生活的张巍来说,极度不适应,而运动员的训练常常天还没亮便开始了。凌晨,寒气逼人,即便从头到脚裹得严严实实也还是抵挡不了寒气侵入。初为人母的张巍,一边要照顾嗷嗷待哺的女儿,一边又要投入到紧张的训练中。

  运动员的训练非常特殊,常年没有节假日。每当春节母亲打电话问她何时回家的时候,她总是说“忙”。面对母亲的失望与叹息,面对家庭和工作的两难问题,她有时候也很矛盾,甚至产生过放弃的念头。然而,她想到了学校给予自己的关心和帮助。“在学习笔记中,我发现自己曾经写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张巍说,那是热爱击剑事业的初心和发展击剑事业的使命。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她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和方向——要扎根在周总理家乡,为淮安的体育事业作出自己的贡献。

  再展风采

  在第十八届省运会中,淮安体校击剑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是张巍在赛后没有丝毫放松,很快完善了第十九届省运会的组队工作。在今年的比赛中,她充分让队员们展示自己、锻炼自己,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为了迎接年度冠军赛总决赛,也为了以更好的状态备战第十九届省运会,张巍在击剑教研会议上提议自6月下旬开始全队易地外训,经过讨论,大家一致赞同。张巍说,易地外训是运动员日常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运动员在同一个地方长期有规律地训练容易出现身心疲劳,成绩难以突破,长此以往,队员常会表现出失望沮丧,甚至怀疑自己的能力。易地外训对运动员来说是一个有益的刺激。在新的环境中,运动员能够让自己的身心全部重新动员起来,更有效地激发他们的潜能。同时,在与友好城市的队员进行交流的时候,运动员们也增长了见识,开阔了视野。

  “张教练就是这样一个敢想敢做,以大局为重,一切从训练出发,行动胜于一切的人。”重剑队队员告诉记者。

(责任编辑:凌薇)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0517网”的作品均为本网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分享:

评论专区

文明上网,理性回复!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